观看井冈山电视剧感悟范文(精选9篇)

|励志电视剧

【www.sxqingyun.com--励志电视剧】

《看完》是一篇在观看电影、剧集或参观展览后写下具体感受和启示的文章。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观看井冈山电视剧感悟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篇一】观看井冈山电视剧感悟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大决战》全景式地再现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生动地演绎了我们党带领解放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高举社会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胜利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辉煌历史。这部累计有330万人参演的大型剧作不仅气势恢宏、场景壮阔,而且编剧独到,情感细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正能量传播好剧,看过以后让人热血澎湃,感慨良多。

  《大决战》是自由之战,展现了国际博弈的大视角。解放战争不仅对中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具有决定性作用,还对二战后世界格局产生着重要、深远的影响。美、苏两大阵营都对中国发生的这场战争倍加关注,双方都派驻使者全程参与并密切俯瞰着战争走向。而国、共两党在外交上的策略则迥然不同,相比蒋介石崇洋媚外、依赖美国支持,不惜投机美国大选,毛泽东主席坚持团结国际力量,坚持民族独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斗争精神更显气魄、更显担当。

  《大决战》是信仰之战,体现了民族觉醒的大纵深。经历了长期战争和压迫的折磨,特别是经历了几次革命思潮的洗礼,中华民族已经实现觉醒。“每个人从心底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人们开始在黑暗中向往光明,在困难中坚定希望。谁最能够代表他们的利益,谁就能够赢得他们的跟随。谁最能够带领他们保卫他们的土地、捍卫他们生存的权利、为他们谋幸福,他们就义无反顾地拥护谁、支持谁、信仰谁。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全国人民反抗剥削压迫、战胜反动势力的共同信仰。

  《大决战》是国运之战,呈现了综合较量的大格局。决战绝不仅仅发生在战场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反动派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层面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比拼和旗帜鲜明的较量。一方面是执政的国民党军政腐败、经济崩溃、人心涣散、民不聊生;一方面是壮大的共产党政策英明、后方稳固、军民踊跃、万众一心;一方面是蒋介石众叛亲离,顿足捶胸,仰天长叹“回天无术”;一方面是毛主席集体决策,运筹帷幄,坚决打赢“人民战争”。在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历史天平前,两者高下立判,胜负立分。

  《大决战》是革新之战,表现了历史规律的大主题。一切落后的、腐朽的旧制度都必将被历史抛弃,而先进的、充满着希望的新制度必将被人民选择,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战争的硝烟带走的,是“三座大山”深重的苦难和一切反动派虚弱的背影,硝烟散尽,一个红艳艳的中国终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铭刻在了解放军英勇战斗的广阔大地上,汇聚在了祖国的山川河流里;绽放在了人们解放后庆祝胜利的笑脸上,融化在了群众幸福的泪花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才是亘古不变的历史真理。

【篇二】观看井冈山电视剧感悟

  对于党史类题材的电影电视节目我是非常喜欢看的,前一阵子一鼓作气追剧《觉醒年代》,看得我义愤填膺,而如今追的《大决战》令我热血沸腾。

  新中国第一代革命领导人真是太了不起了,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白手起家,紧紧依靠几条步枪就轰轰烈烈的掀起革命浪潮,共产党人是无所畏惧的,因为有忠实的信仰,因为有不可战胜的人民力量。

  唐国强版本的毛主席,我已经接受了,还有刘劲版的周总理,王伍福版的朱总司令,他们精湛的演技,仿佛就是伟人的重现。毛主席是天才的军事家,政治家,不仅诗词写得好,而且指挥打仗也是一流,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个个险中取胜,无不体现出毛主席的经韬纬略,如果没有毛主席从全局出发的战略思想,解放战争恐怕不会结束的这么快,可能人民还会多受几年的战乱之苦。

  正是毛主席心中有人民,感人民之所感,想人民之所想,一心一意为人民,让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的好日子,才有了战无不胜的人民解放军,横扫华东战场推翻蒋家王朝,最终取得了人民的伟大胜利。

  剧中除了有大人物的斗智斗勇,也有小人物的真情实感。有国军出身最后却死于对抗国军的乔三本,有敢爱敢恨勇闯关东为人民军队担当运输保障的王翠云,还有被地主欺凌仇视一切到最后接受共产党思想教育最后成为烈士的梁士英……太多太多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在剧中活灵活现,为本剧增分不少,看起来特别过瘾。

  你追《大决战》了吗?

【篇三】观看井冈山电视剧感悟

  为了更好了解祖国的艰苦奋斗史,我在寒假专门观看了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大决战I——辽沈战役》,其中最令我震撼的就是这场战役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塔山阻击战。

  塔山并不是山,只是锦州与锦西之间一个仅有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称塔山堡。1948年辽沈战役在锦州打响了第一枪,塔山是锦西至锦州的必经之路,是国民党军西进兵团支援锦州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东北军堵住国民党援军的必争之地。敌我双方在这里进行了生死搏斗。当时的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曾在这里对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阻击防御作战。这次战斗,从1948年10月10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解放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成功地阻截了增援锦州的国民党救兵,为辽沈战役的关键——锦州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先机。战斗共进行了六天六夜,塔山一片炮灰,山也被炸的矮了一截,歼灭国民党军数千人,从而保障了我军主力攻克锦州作战的胜利。

  锦州攻克之后,长春的国民党守军起义,卫立煌逃走后,沈阳的守军投降,紧接着我军又攻克了营口。辽沈战役自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此战最终取得胜利。这一战后,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300万人,国共双方的正负位置,已经颠倒过来了。毛泽东主席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辽沈战役结束后,又经过了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辽沈地区那朵鲜花下没有为国捐躯的尸骨?花依然开得分外妖娆。这是以战士们的血肉为养料所生长起来的啊!这鲜花警示着后人:我们英雄的鲜血不会白流,历史不会忘记,人们更不会忘记!

【篇四】观看井冈山电视剧感悟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大决战》全景式地再现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生动地演绎了我们党带领解放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高举社会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胜利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辉煌历史。这部累计有330万人参演的大型剧作不仅气势恢宏、场景壮阔,而且编剧独到,情感细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正能量传播好剧,看过以后让人热血澎湃,感慨良多。

  《大决战》是自由之战,展现了国际博弈的大视角。解放战争不仅对中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具有决定性作用,还对二战后世界格局产生着重要、深远的影响。美、苏两大阵营都对中国发生的这场战争倍加关注,双方都派驻使者全程参与并密切俯瞰着战争走向。而国、共两党在外交上的策略则迥然不同,相比蒋介石崇洋媚外、依赖美国支持,不惜投机美国大选,毛泽东主席坚持团结国际力量,坚持民族独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斗争精神更显气魄、更显担当。

  《大决战》是信仰之战,体现了民族觉醒的大纵深。经历了长期战争和压迫的折磨,特别是经历了几次革命思潮的洗礼,中华民族已经实现觉醒。“每个人从心底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人们开始在黑暗中向往光明,在困难中坚定希望。谁最能够代表他们的利益,谁就能够赢得他们的跟随。谁最能够带领他们保卫他们的土地、捍卫他们生存的权利、为他们谋幸福,他们就义无反顾地拥护谁、支持谁、信仰谁。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全国人民反抗剥削压迫、战胜反动势力的共同信仰。

  《大决战》是国运之战,呈现了综合较量的大格局。决战绝不仅仅发生在战场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反动派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层面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比拼和旗帜鲜明的较量。一方面是执政的国民党军政腐败、经济崩溃、人心涣散、民不聊生;一方面是壮大的共产党政策英明、后方稳固、军民踊跃、万众一心;一方面是蒋介石众叛亲离,顿足捶胸,仰天长叹“回天无术”;一方面是毛主席集体决策,运筹帷幄,坚决打赢“人民战争”。在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历史天平前,两者高下立判,胜负立分。

  《大决战》是革新之战,表现了历史规律的大主题。一切落后的、腐朽的旧制度都必将被历史抛弃,而先进的、充满着希望的新制度必将被人民选择,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战争的硝烟带走的,是“三座大山”深重的苦难和一切反动派虚弱的背影,硝烟散尽,一个红艳艳的中国终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铭刻在了解放军英勇战斗的广阔大地上,汇聚在了祖国的山川河流里;绽放在了人们解放后庆祝胜利的笑脸上,融化在了群众幸福的泪花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才是亘古不变的历史真理。

【篇五】观看井冈山电视剧感悟

  前不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大决战》在CCTV-1黄金时段热播。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以电视剧的艺术形式,全景展现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历史。与以往同类题材作品相比,这部电视剧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创作视角新广度、艺术创作新高度、总台制作新力度。

  《大决战》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影视创作的风格,它更多聚焦于战争本身,对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在广度上进行了多维拓展,为长达四年的战争提供了更为深厚的背景挖掘。

  首先是在政治层面,对国共双方的政治背景进行了更为深入地挖掘与呈现。代表广大工人、农民、社会劳苦大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代表大地主、大资本家、当时社会上层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政治集团,进行了殊死决战。中国共产党最终赢得了胜利,而原因正如毛泽东所说,人心向背是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

  在文化层面,中国共产党的报纸、广播等媒体和宣传队、文工团等文化团体,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对峙,也贯穿了全剧始终,体现了新旧两种文化的大决战。中国共产党秉持的思想观念和主张,体现了新文化强大的生命力,而国民党反动派所坚持的传统封建主义思想体系,恰恰是被时代所淘汰的重要因素。

  《大决战》不仅从国内的视角进行了广阔的拓展,也把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置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复杂变化的背景之上。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不仅是中国普通劳苦大众要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强烈呼唤和期盼,而且同时也是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人民追求国家解放、人民自由的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呐喊。

  《大决战》不仅对战争本身有着扎实深刻的认知,同时还刻画出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新高度。该剧通过49集的体量对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进行扎实厚重地呈现,把这场战争放在中华民族解放的进程中,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强大的现代化国家的意愿和追求中,放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幸福的历史背景中。剧中的人物都没有做简单化、脸谱化地呈现,而是从他们所代表的思想、立场和观点,进行了深入的描述。

  其次,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达到了新高度。正是有了对这场战争的精准认知和深刻把握,才有了对整个剧情当中重要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关键人物,还是国民党集团的高层人物,他们都各具特点,都有着精细且生动地刻画。该剧不仅对这些影响历史的大人物做了丰富多样地呈现,同时也塑造了很多精彩生动的小人物。比如“孔大胆”从“孔小胆”成长为“孔班长”,从一个东北普通农民,最后成长为一个勇敢的将士。这种成长让我们感受到共产主义的感召力。

  最后,该剧对史料的发掘达到了新高度。《大决战》采用了这场战争的党史、军史和中国革命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大量的数据材料、史实事件、历史细节都被运用到整部剧当中。包括中、美、苏三方的角逐,国共双方对决的细节等,都是以往的电视剧当中较少触及的。

  《大决战》在制作和创作上体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高水准和高站位,既准确把握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又深入史实细节进行艺术表达。在视觉效果上,《大决战》有323场武戏,还有攻城、轰炸、水战等85场大场面,逼真惊艳、震撼人心。通过全新的技术手段对雨景、雪景和大量的战争场景进行了丰富多样地呈现,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全剧将波澜壮阔、翻天覆地的历史洪流与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有机融合,形成史与诗的恢宏交响。与此同时,“司令部视角”与“战壕视角”平行展开;“军事视角”与“社会视角”交相辉映,从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民生等多个层面来精写解放战争,让重大题材创作变得耳目一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背景下,重磅推出这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电视剧作品,在新广度、新高度和新力度上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挖掘、梳理和总结。

【篇六】观看井冈山电视剧感悟

  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离不开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在这三大战役中,最困难的是辽沈战役。因为当时,东北的局势最困难。下面,小编就根据一部电视剧——《大决战》中的几个小角色的故事,来讲述今天的话题。

  当进军东北的命令下达后,山东蓬莱,王翠云和弟弟追到码头,可未婚夫武雄关和山东解放区的战士们已经乘船离港前往东北,为了能和武雄关见面,王翠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东北,希望能够碰到武雄关。却没有想到,他(她)们在一次见面,却是永别。

  当时国民党对东北进行了严密封锁。王翠云和其他军属在来东北的途中,遇到了国民党军舰的袭击。除了王翠云和一位军属之外,其他人都牺牲了。

  武雄关的死,透露了当时共产党在东北的困难处境。

  当时的东北,共产党没有任何的群众基础。

  因此,进入东北的部队,一到东北就面临着没有群众基础、没有根据地、没有给养、没有兵源的困境。

  战争很多时候是不平等的。国民党进入东北以后,国民党军队装备精良、衣服光鲜。使得他们在东北人民中大受欢迎。由于很多新兵都是原伪满时期的旧军人,东北野战军与国民党军队对阵的时候。很多新战士,不愿意冲锋。武雄关为了激发地下战士的斗志。第一个发起了冲锋。武雄关用自己的鲜血,洗刷了新兵们的眼睛。也让对手得到了震撼。

  武雄关不单给了这个小人物震撼。也唤起了他的良心。撤离战场后,他被安排了一份登记财物的工作。由于看不惯上级对老百姓的强取豪夺、诬良为盗。他被上级殴打、排挤。

  为了解决野战军在东北的困境。东北局决定,派遣工作队到农村去,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王翠云也申请参加农村工作队。农村的穷苦老百姓根本不相信工作队。在进村的时候,还骂他(她)们、丢石头。

  在电视剧中,还没有完全展示东北局势的困难。在当时,国民党军队为了围剿中共,还勾结土匪。东北匪患问题,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

  电视剧《大决战》从开播开始,就不断刷新收视记录。除了大量大腕云集之外,对于小人物的刻画,也是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元素之一。

【篇七】观看井冈山电视剧感悟

  今天把《平津战役》看完了,至此《大决战》都看完了。看完了有这么几个感觉:首先,觉得国民党军部署没太大问题。无论在东北、华中还是华北,都是既有固守要点的兵力,也有机动兵团。据个例子,东北有固守锦州、长春的几十万军队,也有廖耀湘麾下的精锐辽西军团;华中更不用提了,有9个兵团:包括邱清泉、黄维、黄百韬这样的精锐部队;华北也有35军这样的机动部队。其次,觉得国民党军输在两个方面,首先缺乏进攻精神;其次内部战略情报都被对手知道了。纵观三大战役,国民党军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主动进攻,要么被对手牵这鼻子走,如锦州之战中辽西兵团不是围魏救赵,而是直接去救锦州,结果锦州没救下来,自己也让共军拖住了;甚至干脆坐视对手行动,不采取任何积极行动解决问题,譬如天津战役中傅作义对陈长捷的求救坐视不管。应该说国民党军守城还是很顽强的,无论在锦州、双堆集、碾庄、陈管庄还是在天津,都打到最后了,最惨烈的是黄百韬兵团,最后幸存者据说不到一千人,可是救兵不来也没办法。而来,更要命的是国民党内泄漏情报的地方太多,纵贯三大战役都是如此:辽沈战役前国防部作战厅的厅长把情报交给了共产党,让共产党先发制人在东北发动进攻,还有郑洞国被部下逼着起义;淮海战役时黄百韬兵团西撤,负责掩护的何基沣部突然战场起义,让前者莫名其妙陷入重围,淮海战役一开局,国民党军的战役部署就被打乱,陷入被动,后面的黄维兵团也是如此,一个师长叛变导致整个兵团陷入重围;平津战役更别提了,傅作义的女儿干脆就是共产党,围着父亲做了大量工作,傅作义的朋友马占山也在跟共产党接触,最后说服傅作义起义。当然国民党这边指挥不是没有亮点的。辽沈战役中的锦州之战、淮海战役中双堆集、碾庄之战、平津战役中天津战役都很激烈,国民党军打得很顽强。国民党军中辽西兵团、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邱清泉兵团还有华北方面的35军都算得上精锐。国军将领中不乏思路清晰的人,比较典型的如杜聿明。淮海战役中杜提出过一个十分大胆的计划,集中九个兵团先吃掉中野,再对付华野。要真的照办了,淮海战役恐怕更精彩!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付诸实施。此外感觉蒋介石这个人不是糊涂人,他明白三大战役的重要性,所以他投入了很大精力指挥。如亲自飞到沈阳指挥战局,他的判断也并非全错,如他判断对了解放军会线进攻锦州,但是每次却事与愿违,其中原因太多了。反观共产党方面,毛泽东指挥比较放手,下级能够自由发挥。另外解放军虽然没有那么多机动装备,但是进攻意识、运动战水平明显在对手之上,每次占据主动权。这里要提一个人——林彪。可以说《大决战》中对解放军将领的描写中他是最多的,国民党方面杜聿明是最多的。他这个人很沉静,心机很深,打仗方面很有一手,给我印象战役谋划、战术组织上很突出,战略眼光上稍差。但是这个人很大的优点就是能沉住气,没想清楚之前决不动手,辽沈战役之前很大篇幅放在他和老毛争论,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其实从战役上说先打长春好,从解放全国角说先打锦州好,这就是战役和战略层次不同的结论。

【篇八】观看井冈山电视剧感悟

  最近《大决战》电视剧热播,该剧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主线,呈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三大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和平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回顾70多年前那场攸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福祉的大决战,对新中国的建立更加感受到她的来之不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这一切告诉我们,只有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用革命的武装击败反革命的武装,才能夺取全面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今和平年代,虽然已没有硝烟战争,但是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之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更需要“决战”意识、“决战”精神和“决战”信心。

  “决战”在脱贫攻坚时。当前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但是在思想上也决不可懈怠,在行动上也绝不能退缩。我们必须凝聚起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进一步巩固壮大脱贫战果。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脱贫攻坚战是需经受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大考”,更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大战”。当前,脱贫攻坚取得圆满胜利,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践行初心使命,顽强奋斗,全面维护脱贫攻坚成果。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这场“大战”中,进一步坚定必胜信心,以只争朝夕的劲头,铆足干劲、一鼓作气,继续向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

  “决战”在乡村振兴时。2021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与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紧盯目标精准发力,形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相互支撑、协调融合的良性互动格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任务、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这场“战役”更加考验我们党员干部和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在这场啃“硬骨头”的“大仗”中,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要经受住考验、获得群众认可,努力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引导树立干净担当、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激励党员干部奋勇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

  “决战”在伟大复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要为梦想而战!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经历了太多的牺牲,然而中华民族是奋斗的民族,传承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凝聚着党员干部和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浸透着党员干部和中国人民的血与汗。石油工人王进喜,奋斗的经典事迹凝聚升华成了一种“铁人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继续前行;原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那种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兰考乃至全国人民战胜困难。我们共产党人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奋勇搏击,为伟大复兴战斗不息。

【篇九】观看井冈山电视剧感悟

  正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剧《大决战》,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全景展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历史,这部鸿篇巨制从多个视角精写解放战争,让重大题材创作耳目一新。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坚实基础,《大决战》史诗般呈现了这场波澜壮阔的中国命运大决战。相比观众熟悉的电影《大决战》三部曲,电视剧《大决战》以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为背景,49集的篇幅用更丰富的内容、更宏阔的视角展开叙事。比如,电视剧开篇就把三国四方的利益纠葛交代得很清楚,在二战后重塑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视野下,历史的来龙去脉在剧中讲述得更加清晰明了。

  《大决战》第一集便展现了历史上的名场面——重庆谈判。蒋介石一面与毛泽东在重庆进行着关于“和平建国”的谈判,一面却在调遣全国的军队开始秘密备战。与毛泽东见面后,王劲松饰演的蒋介石,表面盛情宴客,实则话语中暗藏机锋,以“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暗示了对合作的拒绝。对此,由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回应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说生活习性有所不同,可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就这个意义上说,我对这次重庆之行,是充满信心的。”一番话,不仅化解了蒋介石的刁难,也再次表达了对重庆谈判的诚意和态度。两人随即就“孙中山的帽子”又展开讨论,实际上体现了两党之间的博弈,这段戏把语言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唐国强与王劲松两位实力演员表情处理非常细腻,观众在投入剧情的同时,更能细品出人物的心态和格局。

  目前播出的几集多角度展示了解放战争的过程,通过讲述战略、战术和战斗三大层面的故事来立体表现,其中既有国共高层之间的博弈,又有国共两军将领在战场上的对垒,同时剧情焦点极大地倾斜于普通战士、普通百姓对三大战役的奉献,体现出这是一场人民战争。比如剧中虚构的英雄角色武雄关,这个解放军排长在电视剧开篇是以主角性人物来呈现的,却没有主角光环,在第三集就英勇牺牲了,这份向死而生的壮怀激烈打动了无数观众,也呈现出战争的残酷和真实。

  《大决战》剧作的亮点是追求真实,达到一种真实呈现历史真相,真诚打动观众内心的观剧效果,上到领袖、将领,下到士兵、百姓,都有足够真实的细节表达。剧中揭露了国民党官员的丑恶行径。面对内部朽坏坍塌式的贪腐,蒋介石虽明了于胸,却选择“用利益买忠诚”。与之对应的则是在解放区展开的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苏青饰演的女战士王翠云,克服各种困难发动农民,让农民获得拥有土地的幸福感,调动农民保卫土地的积极性,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剧情的鲜明对比揭示了战争走向的深刻原因和历史必然。

  随着剧中解放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战斗画面也越来越恢弘。《大决战》集结了国内顶尖的主创阵容,全剧采用8K电影级拍摄设备,再现了规模宏大的战争场面和震撼人心的高光时刻。在战斗场景中,更突出了在战火中穿行的镜头语言,让观众身临其境体会在战火中前行的震撼。


井冈山电视剧观后感 井冈山观后感1500字

本文来源:https://www.sxqingyun.com/lizhidianshiju/153678/

    热门推荐
    • 电视剧高山青渠观后感十四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

    • 关于跨过鸭绿江电视剧观后感心得体会【三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

    • 跨过鸭绿江电视剧观后感心得体会【4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

    • 观看井冈山电视剧感悟范文(精选9篇)

      《看完》是一篇在观看电影、剧集或参观展览后写下具体感受和启示的文章。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观看井冈山电视剧感悟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篇一】观看井冈山电视剧

    • 初中生看电视剧《大决战》有感范文(通用3篇)

      是的,听起来很像。汉语词汇,理解为感觉感受一下。来自合阳的《秋夜之梦》和永树的歌曲之旅。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生看电视剧《大决战》有感的文章3篇 ,欢迎品

    • 观看电视剧《大决战》有感集合15篇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在中国农历1911年清朝宣统三年,即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的民族革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观看电视剧《大

    • 观看大决战电视剧个人感想范文九篇

      由高西溪导演,黄建东编剧,唐国强、王劲松、刘涛、苏青主演,于和为特邀主演,刘进、王武夫、郭连文、王健、少兵、刘志兵主演,王磊、林永健、张云龙、陈都灵、何胜明、李

    • 观看电视剧《大决战》有感【六篇】

      三十年前,以解放战争、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为背景的三部电影相继上映,以其雄伟、雄伟、巨幅的作品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