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哈佛大学的作文】描写哈佛大学的随笔

|励志电影

【www.sxqingyun.com--励志电影】

  导语:按照福斯特校长的说法,哈佛校徽上的“真理”是指一种基于理性、挑战、不安和怀疑的理解之道。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描写哈佛大学的随笔》,欢迎阅读。

  描写哈佛大学的随笔【第一篇】:哈佛大学随笔

  星期日早上起来想起应该是时候在2001年出版的《一个亚洲学生对剑桥的回想》一书总增加一些章节,我正在琢磨和思考怎么样增加,但思路还没有整理清楚,故还没有下笔。在思考和找寻资料的同时,感觉写《剑桥与中国》和《哈佛与我》,有很多相视的地方,故先着手整理哈佛与我的思路和笔记,然后再写剑桥与中国,不仅剑桥与中国是一个章节, 所要求的字数和前后章节的连贯性都比较独立,和一些散文不一样。

  我在2003年再次访问美国东部,主访是麻省理工(MIT),耶鲁和哈佛都是顺便访问。因为麻省理工与哈佛只是相隔两个地铁站,故有时候也会去哈佛听一些讲座,报告等活动。哈佛给我的感觉是实而不华的大学府。哈大的员工好像对亚洲人有一种厌倦的态度,我记得向一名在哈大图书馆工作的职员问怎样申请短期图书证,那职员回答简短,要求我回到剑桥问有关学系出示证明,才可以申请,但我向她解释我已经毕业多年,且在MIT访问,但她的态度似听非听,那么你就回到MIT去罢!我当时没有做出回应就离去了。后来中午在HAVARD YARD(哈佛广场)吃饭时遇到一位韩国公费博士生,与他聊天时,发现他也有同感,对哈佛职员都说到是一群看不起人亚洲人的家伙。他还说,他可能英语说的不好,不像哪些有钱的韩国人,可以从小就读于英国的私立学校,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且带有英国口音。我原本想介绍一下我的大学与出身。听他一说立马不说我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不然的话,他想我是不是剑桥大学英语最差的学生,我抚心自问,我的英语多半是自学,有时候我会怀疑,我讲得是不是英语。我在剑桥上学时候,偶然会听到一些牛津腔的英语,只是他们说话声音小,嘴皮动,却看不见他们的舌头在动,跟“京腔”有一些区别。我曾经在香港大学(HKU)上了一门叫ENGLISH SPEECH 的证书课程,但成绩不理想,故再没有想怎样改进我的发音和声调, 狠下心不管它。除了一些小插曲,哈佛也在变,变得亚洲化。为数不少研究政治和经济的外国学者或多或少都会说上一些汉语,东亚研究所更不用说,很汉化。中国学生开始多起来,约300名,对比我第一次到哈佛是在1987年冬天。那时在哈佛的中国学者不多,会说汉语的外国学者也更少,真有很大分别。那时我在哈佛附近只住了数天,在波士顿市中心浏览,买了一些纪念品,品尝美味的波士顿龙虾就乘机返回加州继续我的北美之旅。

  描写哈佛大学的随笔【第二篇】:哈佛随笔

  我与哈佛可以说是有缘无份。意思是我与哈佛一直在学术方面都有缘,但是我不是拿哈佛的学位,所以只是有缘无份。我在90年代末期,曾申请哈佛教育学院读PhD,但哈大的要求是我先修一些硕士学分,且交一些学费。故我就选择了剑桥大学。但正如肯尼迪政府学院(KSG)的系主任提出美国的软实力(SOFTPOWER)正在影响世界,哈佛学术软实力正影响我的持续教育和专业发展,尤其是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教授们,他们很多的讲座与报告会我有时间都会去听,有时还会与他们交流。我在哈佛时,听他们的讲座不多,只是两三次而已。但他们去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管理学院讲学时,当我放假回新加坡时一定抽空去听,并做记录,作为我终身学习的课题,这就是中国人说的“缘”。影响着美国政府对中国政策和思维,莫过于哈佛的中国研究教授,如在二次大战前访问中国的已故费正清教授和VOGEL教授,费正清被誉为“中国通”,他写了很多关于中国历史和政治的书刊,其中两本CHINA和CHINESE REVOLUTION 还收藏在我的‘藏经阁’。但他研究中国问题的书已经过时了,中国经济改革在80年代末期起飞,正是第一代中国研究学者所预料不及的。至于VOGEL 所专著的是中国经济,尤其是珠江三角的经济发展,与香港是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他对整个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了解,就难免有些肤浅。我总感觉要了解今日中国非待在中国一段时间不可,不然走马看花是不会了解一个经济强国的崛起!

  我与哈佛的缘可从宏观方面来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经过哈佛大学教授们的著作,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和经济发展研究。在1980年代很难找到关于中国研究发展的书刊,我想哈佛专家学者对中国问题研究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第二阶段; 是听哈佛学者的讲座与报告,这与肯尼迪政府学院搭上了关系,这些讲座与报告,主要集中在美国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政策等,作多方面的讨论。作为一个哈佛有缘人能像 J.LITHGOW所说的哈佛人有四各方面特性“ 有创新能力,有用,注重实际和慷慨”。 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哈佛人的特性,但我可以说我有跟从领袖(followership)的才能!

  我推想我与哈佛的缘可能会持续数十年,谁知道呢?

  描写哈佛大学的随笔【第三篇】:哈佛大学经济随笔

  看过一篇文章后我突然清楚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富翁。文章说,你去哈佛大学上第一堂经济学课的时候,只教两个概念。一是,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或“消费”行为;二是,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才进行消费。哈佛教导出来的人,几乎都很富有,并非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哈佛培养了他们的财富行为。

  每个人看到这里,似乎还有些懵懂,再举几个例子,就会恍然大悟。譬如,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学,在社会工作5年后,不约而同积蓄了30万元人民币。5年前,他们都花掉了这30万元。甲去通州购买了一套房。乙去买了一辆“奥迪”。5年后的今天,甲的房子,市值60万元。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两人目前的资产,分明有了很大差异,但他们的收入都一样,而且同样学历、基本具备同样的社会经验,为何大家财富不一样?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移在了房子里,以后还是都归自己。乙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钱是花出去的,给了别人,二手车用过10年后,几乎一文不值。车跟房子不一样,房子10年后,说不定已翻了好几番。

  我不正是只有“消费”没有“投资”的人吗?从开始工作算起,我花钱的地方尽是“消费”,上学的时候人家买录音机学英语,英语学得很溜的时候出国去了,我买录音机录盛行音乐消遣,英语一直开不了口;开始工作的时候,人家买国库券,几年后拿到手的是翻番的现金,我买名牌皮鞋、西装,几年后早就穿旧了扔了;人家的爱好喜好是集邮、收集古董,现在的收藏已经价值连城,而我的爱好喜好是唱歌、跳舞,这么多年进歌厅、舞厅的费用少算算也得几十万;后来人家买股票,我说买那玩意儿干吗?还不如打牌来得舒畅;人家买房子,我说有公房住就够了,房子买那么多干吗?人家没有装电话的时候,我先装了电话,人家没有买汽车的时候,我先买了汽车。最根本的我一直坚持认为“花掉的钱才算是自己的”这个观念,你说我能成为富翁吗?

  关于储蓄的概念,那篇文章说:许多人认为,甲收入每月1.5万元,乙收入每月8000元,甲便应当比乙富有,这观念在社会上很广泛。但这是错误的观念。富有的定义,并不是你每月工资挣得多,而是你每月“剩下多少”剩下的才是财富。美国人每月工资高中国两、三倍,照一般的观念看,一般的美国人应比中国人富有,但实际情形却不是这样。一般美国人都有几张信用卡,他们喜爱消费,每月不单只是“月光一族”,更是广泛欠下信用卡不少的债。在美国,理财规划师的理财讲座,一般时间花在讲“如何减少你的债务”。同样,一般人以为中国台湾地区居民工资均分高出大陆一倍,他们自然比我们富有。其实不然,去过台湾的朋友都知道,台湾地铁单程均分是12元,上海是3元;台湾午饭均分要50元,上海均分是10元;在台湾租一套房6500元,上海在市郊接合部租一套房1000元左右。如果台湾人每月挣15000元,减去房租6500元,交通费1000元,吃饭300元,交税1500元,一点点娱乐2000元,“每月剩下1000元”。而上海的工程师,每月工资8000元,减去交税1000元,减去房租1000元,交通费200元,吃饭1000元,娱乐1000元,“每月剩下3800元”。显而易见,到底谁更富有?

  我打工作开始到结婚,没存过一分钱,结婚成家后,给老婆的也不是存款,而是家用开销钱。如果依照哈佛的教条: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的话,我算了算,工作到现在至少也有四五十万的存款吧。这下该彻底清楚,我为什么不能成为百万富翁了。

  描写哈佛大学的随笔【第四篇】:哈佛随笔

  作为世界最高学府之一的哈佛,历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人们纷纷好奇,哈佛的学生都学什么,怎么学习?今天,小微就带大家一起看看,哈佛上千页的选课单是什么样的,哈佛又有哪些课程设置呢?

  陈寅恪定义大学精神的第一要义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现代教育之父洪堡指出:大学应实施通识教育,而不应涉足职业教育。

  作为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哈佛让本科生们学什么?哈佛传统的“自由教育”的基本元素是什么?他们的通识教育又经历着怎样的变化呢?

  很多人意识到哈佛的魅力是在拿到长达上千页的选课单,为自己选择在哈佛的第一门课的时候。2013年哈佛新的通识教育计划正式推行,重新划分了学生需要涉猎的八大知识范畴领域,艺术与诠释、文化与信仰、经验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世界科学、世界中的社会、世界中的美国,共计400多门课程。

  如果说,在大学阶段,一个人的求知欲最为旺盛,心智最为开放,那么,当几乎全人类的知识一起摆在他的眼前,而他必须从中选出32门值得花费四年时间的课程时,除了对于这场知识的盛宴充满兴奋之外,恐怕还有巨大的困惑与不安。

  描写哈佛大学的随笔【第五篇】:哈佛大学随笔

  何谓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当一所走过了近400年历史的大学回头审视自我时,这是一个最简单,却也最艰难的问题。

  对哈佛学生来说,没读过莎士比亚更可耻,还是不知道染色体与基因的区别更丢人?哪些知识是重要到必须教给每个学生的?比如足够多的经济学知识让他们看懂华尔街的财务报表,足够多的科学素养让他们读懂《科学美国人》上的每篇论文,还是足够多的幽默感让他们看懂《纽约客》上的笑话?

  “受教育”与技术训练不是一回事。尤其在西方“自由教育”的视野之内,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理解自己以及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从而追求一种富有意义的人生。

  哈佛通识教育委员会主席哈里斯说:“自由教育的特点是又宽又深。所谓宽,是教给学生的整个知识范围宽,深则意味着要深入各个专业,每一门课都讲究深度。”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哈佛就把本科生的课程分成三个部分:主修课、选修课、通识课(此外还有写作课与课外活动)。

  主修课致力于培养学生对某一学科的深入理解,不仅学会分析问题,还要能合理地解释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明白真正的智力探究与探索是什么意思。即使一个人学生时代选择的专业与他未来的事业之间毫无关联,或者20年后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全部忘光,他至少懂得精通一门专业是怎么回事。

  选修课占四分之一,是为了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由探索主修专业之外的知识,比如一个文科生偶尔也会仰望星空,追问宇宙大爆炸是怎么回事;或者一个满脑子代码的计算机系学生可能也愿意欣赏一点贝多芬、莫扎特或印象派。

  剩下四分之三则是通识课。所谓通识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础课程,学生必须从中选出几门作为必修课,无论他们的专业或兴趣是什么。

  哈佛通识课怎么变迁

  在哈佛,主修课可以任意选、任意换,连专业也可以换,唯有通识课属于校方指定必修的,非选不可。

  比如哥伦比亚大学认为有些书是每个人毕业之前都应该读过的,不是任何一本书,而必须是荷马、柏拉图、索福克勒斯、奥古斯丁、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伍尔夫的著作……为什么?因为这些是最戏剧性地建构了“西方”的著作者,他们的书是一些最直接的涉及什么是人以及人可以是什么的书,它们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哈佛大学则认为,比起古典名著或者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某些学问的方法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比如你可以没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但必须在教授的指导下以评论和分析的方式研读过经典文学;你可以没上过“经济学原理”,却不能没修过一门探讨社会问题基本原理的课程。

  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本科教育的重心必须从具体知识的获取转化到“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哈佛著名的“正义课”就是一门“核心课程”。在第一节课的末尾,桑德尔教授就对学生发出了警告:这门课并没有教给你任何新的知识,而是通过将你原本熟知的事物变得陌生,给予你另一种看待事物的方法。

  “这是一种风险:一旦那些熟悉的东西变陌生了,就再也不会和以前一样了。”他说,“自我知识就像失去的天真——无论这让你多么不安,你也不可能再回头。”

  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解析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高级研修班”。成功参会后,即可领取教研津贴!名额有限,定好闹钟,手慢无!

  30年前,哈佛“核心课程”的设计者亨利·罗索夫斯对于“何谓一个受过良好教养的人”有着明晰的界定:

  能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写作;

  在某些知识领域具有较高的成就;

  对宇宙、社会及人类自身有深邃的理解;

  勤于思考伦理道德问题,具有明智的判断力和抉择力;

  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世界各种文化及时代有深刻的认识。

  今天,哈佛认为,“核心课程”已经过时了。既然只有10%的哈佛学生会选择以学术为业,而60%会进入商业、律师、医学等职业领域,为什么还要花费那么多的精力试图把他们塑造成学者、教授呢?但对于未来的律师、医生、商人们,这个汇聚了世界上最多天才的大学,却无法为21世纪前25年的“良好教育”开出一份明确的清单。

  对此,哈佛英语系教授路易斯·梅纳德是这样分析的:“在知识专业化愈演愈烈的时代,绝大部分教授都是专门学科的专家,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有足够的权威,他们能告诉你,如何才能成为英语教授、物理学家、经济学家等等,但对于一个‘普通的知识核心’,或者‘所有人都应该知道的知识’,他们一样困惑,不可能在任何具体的内容上达成共识,这不是他们的惯常思维。”

  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应该怎么生活?

  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哈佛都认为,真正的学者“必须拥抱孤独,并把孤独作为自己的新娘”。至少在这个世纪,他们希望培养的,绝不是象牙塔里孤独的学者,而是能在未来世界里长袖善舞、应付各种各样挑战的人。在所有的现代心智训练中,他们尤其强调这样一种训练:将学生置于一个陌生的环境,让他们接触超越他们理解力,甚至也超越教师理解力的现象,让他们失去方向,然后通过学习和思考,重新找到方向。也许这才是所谓的“良好教育”。

  也就是说,哈佛所认可的“共同的知识核心”回归到了“生活”本身。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生活?什么是美好生活的结构?什么样的成功才包含真正的幸福?公共事务中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公?

  按照福斯特校长的说法,哈佛校徽上的“真理”是指一种基于理性、挑战、不安和怀疑的理解之道。但如果这种理解之道能帮助一个学生直面未来生活的各种变故与不确定性,更好地与自己所生存的世界打交道,理解它的复杂性,以及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从而拥有一个更美好和富有意义的人生,有何不可呢?


描写哈佛大学的句子 描写哈佛大学的校园的人 描写哈佛大学的电影 描写哈佛大学的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sxqingyun.com/lizhidianying/80032/

    热门推荐
    • 重逢电影观后感1000字集合4篇

      观后感是指观看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其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重逢

    • 重逢电影观后感8007篇

      重逢,汉语词汇,拼音chóngféng,意思是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今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重逢电影观后感800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篇一】重逢电

    • 国防电影观后感1000字3篇

      国防,就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和分裂,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和发展利益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

    • 可爱的中国电影观后感三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可爱的中国电影观后感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电影大浪淘沙观后感1500范文(通用3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大浪淘沙观后感1500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欢

    • 全班同学一起看战争的电影观后感【3篇】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的电影《血战湘江》,将于6月30日在全国公映。该片全景式描述了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的悲壮故事,展现了红军将士满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

    • 电影最可爱的人观后感6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影最可爱的人观后感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第1篇

    • 观看清廉微电影初心观后感【五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观看清廉微电影初心观后感【五篇】,欢迎品鉴!观看清廉微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