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名言10篇

|其他名言

【www.sxqingyun.com--其他名言】

鲁迅先生的名言10篇

鲁迅先生的名言(1)

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 迅(1881.9.25一1936.10.19)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

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

家垫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

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

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

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

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

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

幻小说《月界旅行》。

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

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

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

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

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

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

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

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口记》。

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

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

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

1923年,第—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仿惶》。

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

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

集问世。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

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同年10月抵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事写作。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

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

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

1936年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著作书目: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期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惶》(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

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

翟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

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

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

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

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

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

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

吴元坎辑,

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

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先生的名言(2)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我们了解到作者鲁迅是一个大文豪,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写过很多优秀的作品。你们还想更深一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81页,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2.同桌互相纠正读音,讨论每段的内容。
  注意分析易读错或写错的字如:“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PPT展示生字词 全班一起拼读、再开火车读、男女生读、学生带读

三、分组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1.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

2.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

⏹ “深切的怀念”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 “谈论《水浒传》”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 “笑谈“碰壁””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 “救助车夫”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 “关心女佣”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3. 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下面,请同学可以参考老师给出的提示,用这两种方法来试试加小标题。

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4.好了,同学们,那你们能根据这些内容或者小标题来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这篇课文就是通过回忆,记叙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

师:伯父鲁迅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在她的印象中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能从文中找到句子吗?(这是全文的中心句)

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在他逝世的时候,很多人都来追悼他。下面请同学齐读第一段,一起来感受一下鲁迅先生逝世的情景。

四、细读课文每一部分,深入了解重点词句

1、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师:(1)在万国殡仪馆里,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用原文回答)

(2)从哪里可以看出很多人呢?(用原文回答)

(3)圈出表示多的词,从这些词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数不清、大大小小、堆满、各色各样,看出很多人来追悼鲁迅,怀念和爱戴鲁迅先生)所以…..

(4)那时候我有点诧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了?这句是疑问句,有什么作用?设置悬念,统领全文。

(5)对于鲁迅的逝世,谁都悲痛万分,作者也不另外,你从文中哪体会到作者的悲痛心情呢?

(6)师小结:之所以伯父鲁迅先生有那么多人的爱戴,这也是因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所以啊,后面作者回忆写的那几件事,其实也就是鲁迅先生深受爱戴的具体原因。那么,伯父是怎样教育“我”的呢?请同学们接着看第二部分,有谁愿意来朗读第二部分的内容?

2、学习第二段,讨论。

(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李戴”什么意思?

联系上下文,说说“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这说明“我”读书怎样?

(“囫囵吞枣”的意思是: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学习不加分析、不求甚解。

张冠李戴”就是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颠倒了事实。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读书不认真,不求甚解。)

(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师:鲁迅先生是一个很爱笑的人,也曾笑得连烟都拿不住,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的。好了,同学们,这里对人物进行了怎样的描写?你从中体会了什么?

(动作、神态、语言—鲁迅先生慈爱宽厚、幽默)
(伯父批评的方法极其巧妙“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样说既不伤害人的自尊心,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3)、“我”听了伯父的话后,为什么 “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

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那么你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慈爱宽厚、幽默,对待学习认真严肃,关心下一代,爱护青少年。

第二课时

3、学习第三段“谈碰壁”这个故事,思考并讨论。

师:“碰壁”这双引号有什么作用啊?那真的是碰壁了吗?

(1)鲁迅是怎样谈“碰壁”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2)、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作者天真无知,把伯父的话错了,只是从表面上理解伯父的话,并不明白话里含着的意思,所以引人发笑。)

(4)、那么,鲁迅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体会“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引导学生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是说旧社会的黑暗;“容易碰壁”说明革命者随时都会遭到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很深。这个句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既真实生活在反映了旧社会人民没有丝毫的自由,革命者外外遭受迫害的社会现实,

你从这句话体会了什么?

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勇于跟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不怕挫折的乐观主义精神。)

(5)、补充资料,加深理解。
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期。鲁迅先生用笔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文章,不许各家报纸发表他的文章,而且要逮捕他,暗杀他。鲁迅先后更换了100多个笔名,巧妙地坚持用笔进行战斗。许多关心鲁迅的人都劝鲁迅躲一躲,不要出门,鲁迅仍坚持参加各种活动,而且有时出门不带钥匙,意思是随时准备牺牲。
(6)、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7)、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4、学习第四段,讨论:

师:鲁迅先生为什么深受爱戴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1)、这一段讲的是件什么事?(鲁迅热情帮助受伤的黄包车车夫。)

师: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并议一议,这么冷的天,那位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两只手……”、“地上淌着一滩血”、“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车夫家里穷,连一双鞋都买不起。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说明他要拼命挣钱养家糊口。车夫的处境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缩影)

师:鲁迅是怎样帮助受伤的黄包车车夫的?把讲这一内容的部分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师:这里对人物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动作)找出一系列动作的词。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扶上”、“蹲着”、“半跪着”、“夹出”、“洗”、“敷上”、“扎好”、“掏出”、“给”体会到了他对车夫的关切和同情)

师:在帮助受伤车夫以后,鲁迅的心情怎样?大家小声把讲鲁迅心情的一个自然段读一读,体会一下。

师:文中两个“清清楚楚”起了什么作用

(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
师:这处对人物进行了怎样的描写?(神态,动作),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他忧国忧民的深刻思想。)救助了车夫,本是做了一件好事,但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而且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些什么?

(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严寒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憎恶的思想感情。“叹一口气”是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造成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想到救助一两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痛苦。)

1.6 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5、学习第五段。

师:鲁迅先生不仅关心普通劳苦人,就连他家的佣人也不例外。在鲁迅去世后,周晔在女佣人那里听到一件事,请同学们读阿三的话。

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对比)体会到了什么?

师:“别人”指哪些人? 在文中指的是哪些人?不仅是“我”,还有广大劳动人民、广大的少年儿童。所以伯父去世了,吊唁的人很多,有工人,有学生,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爱戴鲁迅先生的原因了。是什么原因啊?

这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既是对开头照应,又是全文中心句,点明中心作用)

总结: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鲁迅先生的名言(3)

鲁迅先生的作品读后感

读后感

长庆二中小学部四年级:胡言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着。同样也是世界的名着,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凶暴残酷的刽子手康大叔,因为小儿子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档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革命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革命是无法成功的。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鲁迅先生的名言(4)

从《藤野先生》读鲁迅的惭愧
作者:邓光辉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4年第05期

        内容提要:教书是为了育人。教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是要让学生感悟出救国救民的强烈爱国之心。本文从鲁迅的人生经历发掘出了其深沉的报国之“惭愧”,给学生乃至所有读者延伸了一个更广更深的沉思之天地。

        关键词:鲁迅 弃医从文 惭愧之心

        教《藤野先生》二十多次了,每教此文,都会为鲁迅的爱国之心而感动。偌大一个中国,像先生如此执着的爱国者,并不多见。纵观先生的人生旅程,他总在为自己没能拯救祖国而“惭愧”。直到最后。

        首先,我们来看鲁迅先生学医是为了什么?

        其一、《呐喊》自序里讲的: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13岁时,其父得了肺病,经常吐血。因为当时医疗水平比较低,始终也不能确诊是什么病,再加上家道败落,不能拿出更多的钱来治病。于是就按照绍兴民间的土办法来止血,让病人喝陈年磨研出来的墨水。又请当地的中医来诊治,吃了不少中药,还用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药引,最终也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从此鲁迅就立志学医,准备学成后“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就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于是他便到日 内容提要:教书是为了育人。教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是要让学生感悟出救国救民的强烈爱国之心。本文从鲁迅的人生经历发掘出了其深沉的报国之“惭愧”,给学生乃至所有读者延伸了一个更广更深的沉思之天地。

        关键词:鲁迅 弃医从文 惭愧之心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

        其二,许寿裳1936年12月17日的演讲,《鲁迅的生活》中谈到鲁迅学医的动机,鲁迅还对于一件具体的事实起了弘愿,也可以说是一种痴想,就是:救济中国女子的小脚,解放那些所谓“三寸金莲”,使其恢复到“天足”模样。

鲁迅先生的名言(5)

关于鲁迅的名言警句

  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3、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够将空言打得粉碎。
  4、金子做了骨髓,也还是站不直。
  5、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6、中国的哭和拜,什么时候才完呢?
  7、意图生存,而太卑怯,结果就得死亡。
  8、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9、没有思索和悲哀,就不会有文学。
  10、扶着叛徒的尸体哭泣的人,才是真脊梁。
  11、我到今年,也愈加看透了这些人面东西的秘密。
  12、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3、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14、唱戏凭嗓子,锄地凭膀子。
  15、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
  16、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
  17、可惜他们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不像批评家。
  18、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9、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20、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21、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22、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23、辱骂与恐吓不是战斗。
  24、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25、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6、**是要人生,不是要人死!
  27、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28、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29、我梦寐以求,是真爱和自由。真爱没找到之前,我自由的很嗨。
  30、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3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习上的。
  32、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
  33、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34、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35、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36、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37、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
  38、勇者发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即抽刃向更弱者。
  39、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40、爱夜的人要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41、悲剧就是对美的毁灭,越美的东西被毁,其悲剧性就越强。
  42、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43、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
  4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45、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书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
  46、内既坚实,则外界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种恶口,当亦如秋风一吹,青蝇绝响。
  47、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48、喜剧是把没有价值的东西撕给别人看,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给别人看。
  49、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50、我以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起来。
  51、“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
  52、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53、唯独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盘失措的。因为他挂了生活的招牌,其实却引人死路上去!
  54、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吧,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55、诚然,“无毒不丈夫”,形诸笔墨,却还不过是小毒。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56、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57、我想,普遍、永久、完全,这三件宝贝,自然是了不得的,不过也是作家的棺材钉,会将他钉死。
  58、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59、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60、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61、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也是值得的。
  62、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63、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64、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惧这事也一律。
  65、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到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66、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
  67、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68、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69、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或者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因为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便骗以宽恕的美名。
  70、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笼外,早已不能奋飞。现在总算脱出这牢笼了,我从此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趁我还未忘却了我的翅子的扇动。
  71、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72、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73、当我幼小的时候,本就爱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不但爱看,还想看清。可惜他们都息息变幻,永无定形。虽然凝视又凝视,总不留下怎样一定的迹象。
  74、但倘若一定要问我青年应当向怎样的目标,那么,我只可以说出我为别人设计的话,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反抗他,扑灭他。
  75、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76、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迫切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了,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77、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上,有些是掉到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
  78、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79、还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摸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也未必不及跟着中国的文士们去陪莎士比亚吃着黄油面包之有趣。
  80、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罢!想出世的,快出世罢!想上天的,快上天罢!灵魂要离开**的,赶快离开罢!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著现在,执著地上的人们居住的。但厌恶现世的人们还住着。这都是现世的仇仇,他们一日存在,现世即一日不能得救。

鲁迅先生的名言(6)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题目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答:“伯父”是侄女对鲁迅的亲切称呼;“先生”则是对鲁迅的崇敬与爱戴。

2、作者周晔在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中,叙述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

答:①伯父谈论《水浒传》;②伯父笑谈“碰壁”;③伯父救助车夫;④伯父关心女佣。

3、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能否试着给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答:五部分。①深受爱戴;②谈论《水浒传》;③笑谈“碰壁”;④救助车夫;⑤关心女佣。

4、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来追悼他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色各样的人。

5、通过深入分析课文内容以及刻画人物的手法我们能感受到鲁迅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①从“谈论《水浒传》 ”一事中看出这是一个关心和爱护青少年的伯父,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②从“笑谈‘碰壁’”一事中看出这是一个痛恨旧社会的伯父,运用了语言描写。

③从“救助车夫”一事中看出这是一个深切同情与关心劳动人民的伯父,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④从“关心女佣”一事中看出这是一个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的伯父。

6、课文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答:第一部分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几部分是因——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

7、中间回忆的四件事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文中回忆的四件事是并列关系。

8、本文的中心句是哪句话?

答:在叙事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

9、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最后一段起着点明主题的作用。

10、理解句子:

①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答: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②“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答:“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指与反动势力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从这笑谈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态度。

③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答: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极大同情。

鲁迅先生的名言(7)

鲁迅小说文体的突出特点,是富有开创精神。以《呐喊》、《彷徨》而论,作者根据不同小说内容的需要,为每篇作品精心寻找恰到好处的体式和手法:有的截取横断面,有的直现纵剖面,有的多用对话,有的近乎速写;有的采用由主人公自述的日记、手记体,有的采用由见证人回述的第一人称,有的则用完全由作者进行客观描绘的第三人称;有的抒情味很浓,有的讽刺性很强,有的专析心理,有的兼表哲理;形式种类极为多样。正像沈雁冰当年《读〈呐喊〉》一文所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后来的《故事新编》,更属全新的大胆尝试。作者运用古今杂糅、时空错位乃至荒诞、夸张的手法,将神话、传说、历史上的人物还原于凡俗的环境中,寄托或庄严、或滑稽、或悲哀、或憎恶的诸种心态,这是鲁迅借鉴国外表现主义作品而做出的重要创造。

鲁迅先生的名言(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词语解释

  【鲁迅】

(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殡仪馆】

供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机构。

【追悼】

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失声痛哭】

失,控制不住,忍不住。忍不住悲痛地放声哭起来。

【挽联】

为哀悼死者而写的对联。

【各色各样】

形容种类、式样很多。本课指各种职业、各个方面的人都有。

【惊异】

惊奇、诧异。

【爱戴】

尊敬、热爱并拥护。

【吊唁】

祭奠死者并对家属表示慰问。

【爱抚】

疼爱,抚慰。

【囫囵吞枣】

囫囵,整个儿。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学习时不加分析,不求甚解地笼统接受。

【个性】

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

【张冠李戴】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比喻颠倒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羞愧】

害羞、惭愧。

【悔恨】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恨自己不该这样。

【碰壁】

本课指行不通,做事不顺当,和“碰钉子”意思一样。

【恍然大悟】

悟,明白。恍然,突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怒号】

大声地吼叫,多指野兽的叫声或风声。

【黄包车】

一种由人拉,有两个轮子的车子,是旧时载人的交通工具。

【饱经风霜】

饱,充分的。风霜,比喻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生活。

【硼酸水】

硼酸,鳞片状的白色晶体。医药上用来做消毒防腐的药水。

【麻木】

身体上某些部分失去感觉。也指对外界事物不关心,反应迟钝。

【深奥】

含义深,不容易懂。

【女佣】

佣,被雇用的人。女佣,女仆。

【遗体】

尸体,一般指受到大家尊敬人的尸体。

【逝世】

去世。

【悔恨】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恨自己不应该这样。

【麻木】

身体上某些部分失去感觉。也指对外界事物不关心,反应迟钝。

【呻吟】

人病痛时发出的声音。

鲁迅先生的名言(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1.鲁迅像

  2.生字生词卡片

  3.写有“思考、练习”3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通过阅读“导读”,了解本单元的重点课和主要训练点。

  2.我们今天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出示鲁迅像)

  二.检查预习。

  1.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侄女)你是怎么知道的?(题目及文中内容)对。本文的作者叫周晔,她是鲁迅先生弟弟的女儿。

  2.这篇课文共有几段?(五段)你是怎么知道的?(段与段之间空了一行)

  3.在预习中发现了哪些不懂得地方?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大家都做上了记号。

  三.初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就说说这段主要讲什么。

  2.同座轮流分段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讨论每段的内容。

  3.指名讲每段的段意。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我”为什么惊异?(板书:惊异)

  2.讨论:

  “惊异”是什么意思?(惊奇、诧异)我对什么事感到惊异?(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他的遗体……格式各样的人都有)

  “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伤到极点)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原因是什么?读了后面的文章大家就明白了。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自学第二至第五段。要求是:读读课文,想想“思考、练习”1中的三个小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查生字读音。

  2.指名朗读第一段。这一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后面的几段。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1.各自朗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

  (1)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我是怎么读的?(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伯父是怎么说的?听了伯父的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从这件事情,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关心孩子,善于启发教育孩子。)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三.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自学第三、四、五段。

  1.总结学习第二段的方法。

  第一步,想想着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步,联系具体内容理解比较难懂的重点句子;

  第三步,透过这件事,体会鲁迅先生怎么样;第四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按此方法自学。

  四.讨论第三段。

  1.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鲁迅谈“碰壁”)

  2.鲁迅是怎么谈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4.鲁迅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5.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讨论第四段。

  1.这段讲的是什么事?(鲁迅热情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

  鲁迅是怎样帮助他的?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

  你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样?(细心、周到)

  2.读课文,体会鲁迅帮助车夫后的心情怎样?

  3.做了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什么?(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只救助一两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痛苦。)

  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忧国忧民的深刻思想。)

  4.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朗读第五段,想想五段内容之间的联系。

               第三课时

  一.讨论第五段。

  1.指名朗读第五段。

  2.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与女佣阿三的话有什么联系?(从阿三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是这样的一个人。)

  4.最后这句话与整篇文章又有什么关系?

  二.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1.指导:加小标题,就是用最简短的话说出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段句,也可以是一个词语。

  2.学生试加小标题。

  3.讨论交流:可用:深切的怀念谈《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女佣阿三的回忆

  三.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从作者写的这几件具体事例中体会文章的中心。

  四.抄写本课生字词。

  五.布置作业。

  1.复习生字词,准备下一课时听写。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讲“碰壁”    顽强斗争

    深切怀念救   助车夫      忧国忧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鲁迅先生的名言(1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周晔在伯父鲁迅逝世九周年之际回忆写下的纪念性文章,全文共回忆了她与伯父鲁迅先生在一起的“笑谈《水浒》,趣谈‘碰壁’,救助车夫,”以及从女佣阿三口中得知的“关心女佣”四件事,字里行间无不饱含周晔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无限怀念与崇敬,以及感谢!透过文本,一位爱孩子、爱憎分明、坚持斗争,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鲁迅形象跃然纸上。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教学中需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并借助当时的社会背景细细体味鲁迅带给我们的光芒。

二、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透过含义深刻句子的解读,充分感悟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3、学习作者通过动作、神情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本课,我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动作、神情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难点为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高尚品质。

为有效达成以上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难点,教学本课,我预计分两课时与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本课内容:第一课时:侧重整体感知文本,重点研读“谈《水浒传》、笑谈“碰壁”部分,感受鲁迅爱孩子关心后代爱憎分明,第二课时:研读“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进一步引领学生感受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对鲁迅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四、说教法、学法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因此教学本课之前,我预先设置这样的预习内容,引导学生对文本先作初步全面的整体感知:1、认真读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字音;2、思考:文本主要写了什么?试着给每一部分归纳一个小标题;3、想一想:读过文本,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课文中找一找,划一划,写一写。

2、读读悟悟,读悟结合

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与重要方式,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读读悟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感悟鲁迅高大形象。

五、说教学流程

(一)、直揭课题,检查预习,感知整体

1、谈话导入

孩子们,通过学习《少年闰土》我们对鲁迅有了一些了解,在他去世九周年时他的侄女写了一篇回忆性文章,记录了鲁迅的几件事,我们就更深刻的去了解鲁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自由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如(失声痛哭 囫囵吐枣 张冠李戴 饱经风霜)等词语的解释以及造句。

3、再次带着问题读课文(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

4、归纳小标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在伯父逝世九周年之际回忆写下的纪念性文章,文中字里行间均饱含她对伯父的无限怀念与敬佩。孩子们,周晔于文中主要回忆了伯父生前的几件事情,小组交流提炼小标题并让孩子上台板演;

(设计以上环节,一主要为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都说“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1、已至高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加之教师的任务驱动,相信学生能读好、学好,这样课堂上就可节省许多时间,为研读重点部分留有时间与空间;2、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以顺利且轻松进入文本重点内容学习。)

(二)、重点研读“谈《水浒传》、笑谈“碰壁”。

1、谈《水浒传》

要求:用心读课文谈《水浒传》这部分。

a、重点理解: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b、探讨:伯父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1)学生读文;(个别读,齐读)

2)并交流:……

2、朗读“碰壁”部分

a、重点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b、请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鲁迅先生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结合小资料解决问题。

1)学生读文(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

2)结合小资料交流:……

(三)、回顾课文,分析形象

a、学习课文后,请你说说:鲁迅有哪些让人敬佩的思想品质?

b、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鲁迅思想品质的句子。

(四)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1、(有道是“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课堂练习能帮助学生梳理课堂交流内容,将知识、情感积淀下来,同时及时巩固新知。)我设计课件练习。

2、通过欣赏名言,阅读推荐能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

六、 板书: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笑谈《水浒》

趣谈“碰壁” 为自己想得少

救护车夫 为别人想得多

关心女佣

板书是一种教学艺术,既要醒目,又要悦目,对教学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我认为,板书首先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技术,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与教学随时可以保持同步的自由性与交互性。所谓“醒目”,是指能将课文的重点、难点一览无余,能将学生的疑问尽收眼底。


鲁迅先生的讽刺名言 鲁迅的名言名句300句

本文来源:https://www.sxqingyun.com/mingrenmingyan/82966/

    热门推荐
    • 家训家风家规名言范文(通用7篇)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训家风家规名言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篇一】家训家风家规名言  1、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 读书的名言警句范文八篇

      警句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ǐng jù,指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一般是一句话或一段引语,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着使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

    • 家国情怀的名言名句四篇

      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íng yán,基本意思是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一般指名人说的话。出自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欧阳修《归田录》等。以下是小编整

    • 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集合3篇

      警句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ǐng jù,指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一般是一句话或一段引语,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着使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

    • 家国情怀的名言名句九篇

      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íng yán,基本意思是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一般指名人说的话。出自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欧阳修《归田录》等。以下是小编整

    • 不争的名言【六篇】

      奋斗与不奋斗是人生的两种态度,是人生各个阶段的不同标志。虽然它因人而异,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它往往会通过不同的路径实现相同的目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不争

    • 心系人民群众的经典名言范文(通用13篇)

      《圣经》是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共同经典,出于希伯来文kethubhim,意为“文章”,后衍意为“经”;希腊文作graphai,拉丁文作Scripturoe,汉译作“

    • 家国情怀的名言名句【17篇】

      节选是指在阅读文学、期刊、文献等资料时,将优美、值得分析和学习的单词、句子和段落记录在一本书中,并在闲暇时间取出阅读。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国情怀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