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感悟范文(精选3篇)

|人生感悟

【www.sxqingyun.com--人生感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情绪管理感悟范文(精选3篇),欢迎品鉴!

情绪管理感悟篇1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0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他们受社会、家庭与自我主观因素的影响存在独特的情绪特征。情绪与身心健康息息相关,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准确把握00后大学生的情绪特征,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对他们情绪管理的教育研究,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养成。

[关键词]00后;大学生;情绪管理;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周民凤(1992—),女,山东菏泽人,理学硕士,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0-0090-02  [收稿日期]2019-11-28

新时代背景下,00后逐渐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力军,他们成长在21世纪人工智能时代,自信、个性是他们的性格标签。但由于成长在多元化的文化时代,加上大多数为“4+2+1”家庭模式的独生子女,他们身上同样存在过度强调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差等问题。本文从新时代00后大学生情绪特征入手,通过分析其情绪特征的成因及情绪管理的意义,提出情绪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00后大学生的情绪特征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且有意识的感受与体验,并伴随一些生理反应[1]。它是动态变化的,无好坏之分,一般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当前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00后大学生出生并成长于这个时代,其情绪受到社会发展、互联网技术、文化碰撞、家庭环境和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独特的特征。具体表现在:第一,自我意识强烈,个性心理突出。00后大学生拥有多元性格,存在追求独立自我和过分依赖他人的矛盾心理。第二,自控能力差,行为冲动性明显。0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4+2+1”的家庭模式中,由于家人的溺爱与迁就,大多数适应力和自控力较差且情绪不稳定,存在偏激想法,易产生冲动性行为。第三,抗挫折能力差,自我认知不准确。由于00后大学生自小的学习生活大多由父母包办,让他们回避了很多挫折与困难。进入大学后,离开了父母的羽翼呵护,他们出现抗挫折能力差,遇到困难后易退缩等问题。除此之外,00后大学生成长于互聯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虚拟网络为他们减少或逃避现实的社交活动提供了第二世界,很多学生缺乏竞争与危机意识,对自我认知不准确,甚至沉迷网络世界无法自拔。

二、00后大学生情绪特征的成因

00后大学生出现以上情绪特征的成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社会、家庭与主观因素等。首先,高速发展的经济、交融碰撞多元化的文化与信息发达的网络为00后大学生营造了开放、自由的成长环境,减弱了传统思想对他们的束缚。这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个性张扬,注重自我话语权,在追求多元发展的同时,他们的身心健康却面临严峻挑战。其次,随着00后大学生父母教育层次的提高,他们为学生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也相对优越,但由于平时陪伴学生成长的时间较少,很多家长无暇顾及学生情绪行为的引导与纠正,更多的是迁就或严厉的批评,不利于良好情绪的养成。最后,00后大学生的主观心理承受与抗挫折能力较差,缺乏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及时调整自我情绪。

  三、00后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意义

通过分析00后大学生的情绪特征与成因,我们发现情绪具有普遍性,有着社会认可的接受方式与调整方法,所以情绪需要管理。情绪管理是根据社会环境要求对自我情绪进行控制、疏导与调节和对他人情绪认识与适度反应的能力,包括情绪的感知、表达与调节三个方面。00后大学生正处于情绪管理的敏感时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他们必须学会情绪管理。

(一)情绪管理能够改善0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标准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表达与控制情绪,由此可见,情绪与心理健康直接相关。长期处于消极的情绪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损伤,易出现焦虑、抑郁、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所以00后大学生应加强情绪管理,培养积极健康心理。

(二)情绪管理能够提升00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良好的情绪管理可以引导00后大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提升个人魅力,增强社会适应力。情绪管理能引导他们冷静平和地分析问题,学会换位思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与争执,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同样,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也会提升情绪管理,促进个体积极情绪状态的持续。

(三)情绪管理能够促进00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情绪管理可以通过跑步、阅读、听音乐和倾诉等方式进行,这些开展方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魄,建立积极心态。00后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合理宣泄情绪,并为情绪调节寻求支持和保障,从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四、00后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同向同行的情绪教育氛围

情绪健康有助于00后大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提高情绪智力和社会适应力。一方面,高校可以营造温馨、友善的校园环境与积极健康的情绪氛围,开设情绪管理相关的选修课程,并将情绪管理渗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举办情绪管理为主题的活动,例如专题讲座、心理沙龙、情景表演剧等等,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参与到情绪管理教育中来。还可通过辅导员、心理学教师和专业心理咨询师对00后大学生的情绪困扰进行疏导排解,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情绪宣泄途径,引导他们进行正确地情绪管理。

家庭教育是00后大学生接触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对其影响最深远的基础性教育,因此,家庭成员有义务去营造良好的情绪管理氛围。家长应当深入了解00后大学生的情绪特征,以身作则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适时适度与子女沟通、交流,可采用共情的方式,给予其足够的关心与耐心,及时关注心理动态,并对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疏导。学校与家庭之间也应建立必要联系,及时有效地沟通学生的情绪问题,采用协同合力的方式给他们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帮助,引导其正确对待情绪困扰,实现自我情绪管理。 (二)提高00后大学生的情緒认知能力

情绪智力的核心是情绪认知能力,不仅包括情绪的自我认知还包括对他人情绪的识别,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情绪的适当表达和合理宣泄[2]。提高情绪认知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增强00后大学生的情绪感知能力。他们应有意识地去分析自我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通过调节与控制,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第二,帮助00后大学生合理表达情绪。在认清自己情绪的基础上,了解他人感受,适度评估对方的情绪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引导00后大学生正确宣泄情绪。情绪宣泄可通过倾诉、运动、听音乐等方式将自我的负面情绪通过积极的方式释放出来,从而达到缓解心理压力,恢复积极状态的目的。

(三)推进00后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制度化、常态化

在科学了解情绪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从主观方面(00后大学生)和客观方面(学校、家庭等)共同推进情绪管理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引导00后大学生准确自我定位,了解生活和成长的时代背景,积极主动地克服消极情绪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主动学习情绪管理的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心理团辅活动等,不逃避、不冲动,将情绪管理能力当成必备的生存技能来掌握。由于情绪管理专业性较强,个性与共性并存,所以学校应当重视情绪管理理论课的落实和实践课的组织与实施,及时关注学生情绪的动态变化,将学生不良的情绪问题化解在萌芽中。同时,还应将辅导员、专业心理咨询师经手的经典案例整理成册,推进情绪问题的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00后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主力军,应当重视情绪管理,建立积极的情绪认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促进自我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立欣,等.性格分类视角下大学生差异化情绪管理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157-159.

[2]杨维东.以情绪管理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养成[J].中国高等教育,2016(19):52-53.

情绪管理感悟篇2

试谈情绪管理对大学生个体的影响

【摘要】大学生的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代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情绪管理的内涵着手,引用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情绪管理ABC理论,分层次阐述了情绪管理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尤其是负面情绪的危害,文章最终的落脚点在如何克服负面情绪做好大学生情绪管理。同时做好大学生情绪管理才能更好的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杜绝校园安全隐患。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管理安全稳定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

(一)情绪

情绪是指个体对本身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短暂而强烈的反应。它是一种主观感受、生理的反应、认知的互动,并表达出一些特定行为。情绪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手段。

简单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即爱的反面是恨,喜悦、高兴的反面是难过、沮丧。正面情绪是指以开心、乐观、满足、热情等为特征的情绪;负面情绪是指以难过、委屈、伤心、害怕等为特征的情绪。

二、情绪管理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认识情绪的真实面目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时间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引起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他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某种信念B直接产生的,这种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通常人们会认为突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却没有发现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管理。

(二)当代大学生情绪的几大特点

1.情绪的丰富性

从自我意识的发展看,大学生出现较多的是自我体验,自我尊重的需要强烈,易产生自卑、自负等情绪;从社交看,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大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社会,学习社会的道德规范,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志向、价值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2.情绪的不稳定性

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大学生的情绪活动往往强烈而不能持久,情绪活动随着认知标准的改变而改变。

3.情绪的掩饰性

大学生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思想内涵的丰富,在情绪反映上较隐晦。他们已具备在一定的情景下压抑控制自己愤怒、悲伤等情绪,而将真实的情绪掩饰起来的能力,形成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不一致的特点。

4.情绪的冲动性

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期形容为“疾风怒涛”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常因一点小事振奋不已,豪情万丈。大学生情绪的冲动性一般表现为对外部环境或他人的不满,情绪失控,语言、行动极富攻击性。

(三)负面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1.压力过大导致情绪失控

负面情绪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也并非是完全无益的,只要能在适度的时候及时调整,就可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对大学生而言,就业压力与学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大学生入学时的职业规划与现实就业的巨大反差对学生心理承受力有一定的考验,学校的教育,老师同学的关心,家庭的关爱,社会的接纳对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2003年1月23日,即将从浙江大学毕业的周一超报名参加了浙江嘉兴市秀洲区政府公务员招考。4月2日,周得知自己因被检查出有乙肝“小三阳”未被录用。他认为是招考的人事干部毁了他,此时的周一超心里除了疯狂的报复与愤怒外已经容不下任何理智。第二天,他携刀前往嘉兴市秀洲区政府行凶,导致一死一伤。叹息之余,不得不反思在周一超心理崩溃的边缘能有一位好友,师长对其进行劝解开导,这一场悲剧完全能够避免。

2.冷漠的态度

冷漠是一种对人对事冷淡、漠不关心的消极情绪体验。正处在青年中期的大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是其基本心理特征之一。但有的大学生却表现出对一切都不关心,对学习漠然置之,听课昏昏欲睡,对成绩好坏满不在乎,对集体漠不关心,对同学冷漠无情,对环境无动于衷。日本心理学家把具有这种冷漠状态的大学生称之为“三无”学生,即:无情感、无关心、无气力。

3.嫉妒的心理

嫉妒是大学生中有一定普遍性的不良情绪。容易引起大学生嫉妒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外表、成绩、能力、物质条件、恋人、运气等等。虽说嫉妒是人类一种通性,但那些自尊心过强、虚荣心过盛、自信心不足、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有偏差、自控能力弱的大学生更易产生嫉妒,而且程度也较一般人更重。

 三、克服负面情绪,做好个人的情绪管理

(一)调节、控制负面情绪的方法

有些人过度夸大情绪的负面影响,产生对情绪的迷失。例如,认为你对别人生气就表示你不喜欢他;或者认为表达生气就是不尊重或者没有爱。其实爱恨是可以并存的,所有正向与负向的感受都可同时存在,情绪只是反映出我们内在的感受,并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如果仅仅为了某种情绪而忽略其他情绪,我们就无法完整地体验生活。种种的负面工作情绪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而言,危害都是很大的。长期的情绪困扰得不到解决,除了会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还会使个人丧失工作热情,影响个人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并且影响个人的生活水平。1.自我宣泄法

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宣泄和调节,对身心都将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如果有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委屈,不要留在心里,要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说出来。或者是大哭一场。写日记、写情感作文也是很好的宣泄方式。这种发泄对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利的。当然,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要避免伤害他人。

2.自我安慰法

自我安慰是说我们要适当的具备一些“阿Q”精神。适时地给失败一个理由,用以安慰自己,就像狐狸的“酸葡萄心理”,这样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比如在情场失意时,可以劝慰自己:“天涯何处无芳草”,当竞选失败时,可以对自己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3.认识调节法

同一件事情,人们认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解释,所以产生的情绪也不同。例如。两个同学在路上走,迎面碰上班上的一位同学,但他没有与他们打招呼,径直走了。这两人中的一个会这样想:“他可能正在想事情,没有看到我们,就算是他看到了而没有理我们,也可能是另有原因。”而另一位同学想:“是不是我什么地方得罪了他?是他看不起我?”这样两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就会不同,前者会觉得根本无所谓;而后者则可能想了很多,很郁闷,无法平静地去做其他事情。

4.语言调节法

在情绪激动时,自己可以轻声警告自己:“冷静些”、“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影响”等,进而抑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预先写下“制怒”、“忍”、“难得糊涂”等条幅置于案头。

5.愉快记忆法

回忆过去经历中的高兴事,或者是成功时的愉快体验,特别是回忆那些与眼前不愉快体验相关的愉快经历会大大缓解一些负面的情感。另外,可以培养自己的幽默感,用寓意深长的语言、表情、用讽刺的手法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确,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因为家里或同学之间不顺心的事就悲观、情绪低落,甚至厌世,显然是不合适的。实际生活中怎会有十全十美的事呢?因此,只要对社会有一个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想想社会上还有许多人不如自己,你就会坦然了。今天你身处逆境,情绪不佳,但通过奋斗,你就有可能获得成功,受人尊敬。社会是在发展变化的,人应该适应社会,保持乐观的态度,对人生应当充满信心。

(二)个人情绪的管理

1.要善于人际交往

良好的人际关系,自然会使我们乐观愉快。孤僻的人、不善交往的人,他们不快乐。因为他们缺乏与人的沟通。当他们有苦恼时。没处诉说,有事憋在心里,从而就会感到不快乐。棋、牌活动、各种球赛、沙龙、联谊会…这会使自己的心情时常保持一种平和状态,同时,它也是一种精神寄托,这些活动,既可以让我们结交很多朋友,也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当自己遇到烦心事苦闷时,能转换心情。

2.正确看待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生活中充满了酸、甜、苦、辣。它既有甜蜜,也有苦涩,然而正是因为生活什么都有,所以才显得有意义。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也有其各自的苦恼,甚至不幸。面对生活,我们应该乐观面对。当幸福来临时,我们不可忘乎所以;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选择坚强,去笑着面对人生。

我们在生活中要慢慢学会去积极地帮助别人。有些自卑、孤僻的人总是与快乐无缘,这是因为他们时常处于一种封闭状态而不愿与别人交往,当然更谈不上去帮助别人。相反,如果你时常主动去关爱他人,在得到他人的感激和肯定的同时,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别人也愿与你交往,这时,你就会感到自己是―个快乐的人。

3.给自己制定适度的目标

人生需要目标,既需要大目标(理想),也需要小目标(近日的工作和学习计划)。适度的目标能使我们的情绪稳定,积极向上。一般来说,制定的目标不能太虚无缥渺,不然就难以实现,而且会导致失望的情绪。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往往会成就一个人的事业,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表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开展自我批评,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对控制不良情绪,收效良好。

只要认真的对待生活,重视心理情绪变化,调整好心理,生活便会很美好。心理问题不像生理问题需慢慢解决,只要想通,注意方式方法,都不是大问题,不折腾,不走极端,做好自己。只有大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让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同时改善,才能让当代大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生活,让校园环境更加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春芝.大学生负面情绪的社会危害及个案分析[J],沈阳.沈阳大学学报,2006

[2]安静.ABC理论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启发―基于一项调查的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8

情绪管理感悟篇3

A,男,4岁半,中班上学期。1岁半时父母出国,之后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3岁半父母回国,才开始和父母生活。笔者收集案例时他刚到新班级不满3个月。

一、日常生活案例两则

案例一:我的毛巾不见了

户外活动结束,孩子们都在卫生间洗手,A突然大哭起来,原来他的擦手毛巾不见了。丁老师安慰他说:“没关系,我给你换一个新的毛巾。”可是A不同意,他仍旧哭着说:“我不要新的,我要我的毛巾。”他从卫生间出来,来到孔老师旁边,哭着说:“我的毛巾找不到了,我不要新的,我要我自己的。”这时孔老师正在布置班级环境,说:“那你不要新的怎么办啊?明天给你买一模一样的,今天先用新毛巾吧。”A听到孔老师的话,由原来的大哭瞬间变成歇斯底里,嘴里大声叫着:“我就要我自己的毛巾!”并抬手朝孔老师拍过去。孔老师看到他的反应如此强烈,说:“怎么,你还要打老师啊?”孔老师话音未落,A抬起有力的右手朝孔老师的手臂上“啪”地打了过去,声音很响,孔老师愣住了,然后很生气地说:“你还打我啊,我们班不欢迎打人的小朋友,走吧,我把你送到大班去。”A听到这些,哭得更厉害了,一边哭一边挣扎着,说:“我不去大班,我不要去大班!”生气的孔老师抱起A,走出了教室,说:“你还敢打我,走吧,不要你了。”便把他抱出了教室。过了约十分钟,孔老师将A从大班带了回来,A的情绪已经基本恢复平静。

案例中A大哭是因为每个小朋友要用自己的毛巾(规则),但是丁老师没有帮他找到他自己的毛巾,而是给了他一条新毛巾,丁老师的行为破坏了他对“每个小朋友要用自己的毛巾”的原有认知(自我认知),于是A大哭(焦虑)。他转而向孔老师请求帮助,孔老师并没有立刻帮助他解决问题(焦虑持续),且误会A的动作表达的意思是打人,使得缺乏表达情绪方式的A更加歇斯底里,并伴有动作(焦虑升级),最终演变为和孔老师之间的冲突,把他抱出了教室,他也变得更加焦虑(焦虑升级)。

案例二:我吃不完这么多

午饭是冬瓜肉末大米饭,老师刚给小朋友们盛好饭,A就开始哇哇大哭,说:“我不吃饭,我的饭太多了,我吃不完。”我问他:“你是不想吃饭里的什么啊?”他哭着说:“我吃不完。”我说:“那你们这一桌小朋友想吃你的饭么?分给他们一些吧。”我把A碗里的饭分给同桌的一个小男孩一勺,我说:“赶紧吃吧,不然他就把你的饭吃完了,那你怎么长高呀。”他没有说话,从我手里接过碗开始吃饭。

过了一会,A端着碗边哭边朝丁老师走过去,“我吐了!”丁老师说:“没关系,一会吃完收拾一下就好了。”可是他仍然大哭,不肯回到座位上。申老师把他带到座位上,换了个位置让他坐,可是他不听,仍然大哭不止。申老师说:“A,你要是再哭,周六去绿博园不带你去。”可他还是哭个不停。申老师脸上有些无奈,甚至生气,说:“A,你要是再哭,我就给楼上的王老师打电话,让她把你带走,听到没?”A依旧大哭。申老师站在A旁边,流露出一种无奈,说:“你哭吧,我现在就给王老师打电话,让她把你接走。”说着申老师把电话拿了过来,跟A说:“我正在给王老师打电话,她一会儿就来接你了。”A见状,哭得更大声了,并开始吃饭(其实他只是在嘴里放了一点米,并没有咽下去),边哭边吃,嘴里还说着:“我吃饭,不要叫她来了,我吃饭……”

案例中,他第一次大哭是因为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要把饭吃完(规则),可是他认为自己不能做到(自我认知),所以便开始大哭(焦虑的表现)。当笔者用以前成功帮助他缓解焦虑的方法把他的饭分给其他小朋友一些后,他内心的冲突没有那么强烈了(现实和自我认知暂时达到平衡),所以接着吃饭。第二次大哭是因为老师要求小朋友吃饭的时候不要把饭撒到桌子上(规则),他把饭吐到桌子上之后,他希望得到的解决方式是老师立刻把桌子上的饭粒弄干净(自我认知:尽管破坏了原有规则,但仍希望自己符合规则)。可是由于他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老师也没有完整理解他哭的含义,于是老师在无意识中拒绝了他将桌子清理干净的请求。在他知道自己不符合规则,自己的合理的请求(自我认知)又被拒绝时,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成为不守规则的人(焦虑升级),于是变成更加剧烈的大哭。尽管申老师之前有很多成功帮助A解决情绪问题的经验,可是面对一个突如其来的新问题时,申老师仍然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尝试了一些做法之后,但并没有缓解A的焦虑,而是加深了内心的焦虑,但为避免承受申老师的惩罚不敢反抗。

二、焦虑的原因分析

(一)由规则和事实的不一致导致认知冲突而陷入焦虑

通过对A的持续观察,笔者发现他是一个内心敏感、缺乏安全感、缺乏表达技能并且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孩子。从观察中,笔者发现A常常是在事实与自我认知达不到平衡时陷入焦虑,从而情绪失控。例如,他会因穿鞋太慢,不能和全班的小朋友一起下楼做早操而大哭大闹,并且要求老师重新播放早操音乐,原因是他自己还没有开始做动作,音乐已经播放了;会因为没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饭后散步而大哭,一个人边散步边哭,说:“我要散步,我吃完饭还没有散步呢。”A认为既定规则是不可以改变的,所有的事情必须完全按照规则执行,如果在活动中打破这一规则,便是对其原有认知的重大挑战,超出其可接受范围的冲突就会带来焦虑。

(二)缺乏正确表达情绪及控制情绪的能力

A是一个很聪明、懂事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表现良好,但他缺乏相应的情绪表达方式及情绪控制方式,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会大哭,饭吃不完,穿鞋慢,吃饭慢,认为自己洗的碗最干净等都会大哭。A陷入焦虑时,大哭的情绪表达方式会感染教师,令教师的情绪变得急躁或不安,从而影响对A的行为和语言,使得教师有可能带给A更深层次的焦虑,A进而采用更为激烈的方式表达焦虑情绪,最终演变为A和教师之间的一场战争。

三、帮助A疏导焦虑的教育建议

(一)了解引起A焦虑的原因

了解“现实和自我认知的冲突”是导致A陷入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是帮助A有效疏导情绪的基本前提。如前所述,A陷入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在于A是一个很懂事而且非常遵守规则的小朋友,对他来说规则是不可以改变的,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如果既定规则被突发事件打破,A因无法适应而陷入焦虑,教师只有了解引起A焦虑的原因,对A的情绪疏导才能起到积极意义。

(二)帮助A疏导焦虑情绪

面对A的焦虑情绪,要从帮助A疏导焦虑情绪入手。通过案例分析,笔者发现A的焦虑情绪往往是由生活中的小事引起。在案例二中,当A第一次大哭说“吃不完”的时候,笔者随着A的意愿把他的饭分给了其他小朋友一些,其实分出去的饭很少,但是这一行为帮助A疏导了他内心的焦虑情绪,使他的认知冲突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便不再大哭,情绪恢复平静。

(三)避免因教师行为致使焦虑升级

面对A的焦虑情绪,教师需谨慎言行,尤其避免因处理方式不当演变成A和教师之间的一场战争。案例一中,孔老师将A抱到大班的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A的哭闹行为,但这是用一种更深层的焦虑情绪抑制了A的初级焦虑情绪,使A将关注点由最初的焦虑“我要用我的毛巾”转向“我不要去大班”,焦虑的升级使得A无暇顾及最初的焦虑情绪。当“我不要去大班”这一深层次焦虑得到解决后,A为了避免再次受到教师惩罚,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焦虑情绪。而在案例二中,申老师在采用焦虑升级的方式抑制了A的哭闹行为后,很快意识到自己处理方法的不当,转而采用情绪疏导的方式,帮助A释放焦虑情绪,A很快和申老师“和好”,不再对立。

(四)帮助A学会管理自己的焦虑情绪

A在遇到问题时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就是大哭,说明A缺乏正确表达及控制情绪的能力。教师可以针对A的这一不足之处,教A学会管理他自己的情绪。比如和A制定规则,要求A在遇到问题时使用语言正确表达,如果他采用大哭的方式表达老师有权利拒绝他的请求,并且告诉A教师拒绝的原因是他没有遵守规则,如果他想获得教师的帮助就必须改变他的表达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sxqingyun.com/renshengganwu/304167/

    热门推荐
    • 党务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感悟九篇

      “干部”指的是:担任一定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务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感悟九篇,欢迎阅读与收藏。【篇1】党务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感悟  在市、

    • 2023年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个人心得体会感悟【十八篇】

      心得体会其实就是简略写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换而言之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批评,最重要

    • 从百年党史中感悟和传承红色家风范文三篇

      党的历史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党的奋斗发展史,二是党的理论创新史,三是党的自身建设史。党的历史极为丰富,要把这三方面的内容都系统地、深入地学习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从

    • 学思想强党性忠诚为党护党全力兴党强党感悟【六篇】

      党性分析要紧密联系自己的实际,联系群众评议的情况,找准自己的问题。把重点放在查找党性方面的突出问题上。查找问题时不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避免“假、大、空”,敷衍

    • 关于2023年参加巡察工作培训心得感悟【五篇】

      感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ǎnwù,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出自汉刘向《列女传·张汤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年参加巡察工作培训

    • 活法读后感悟100字范文(精选8篇)

      感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ǎnwù,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出自汉刘向《列女传·张汤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活法读后感悟100字范文(精选8

    • 人民至上心得体会感悟范文四篇

      感悟,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有所感触而领悟。有所感触而领悟:在奋斗中~到人生的真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民至上心得体会感悟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对照带头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集合10篇

      对照,汉语词语,即把两种相差、相反、相关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差、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照,使之相反相成,以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特征,也称对比。下面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