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16篇

|现代名人名言

【www.sxqingyun.com--现代名人名言】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16篇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1)

关于一国两制心得体会

  关于一国两制心得体会  随着香港、澳门的陆续回归以及海峡两岸统一大势的不可抗逆,一种罕见的政治法律现象就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因为“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必然导致“一国两法”和出现多个法域的奇特法制体系的建立和形成。它的基本构架是:以宪法为龙头,以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纽带,以社会主义法为主干,以上述特区的资本主义法为支干,并以它们彼此相互间的区际冲突法为胶合剂的,两种性质的法律相得益彰,各法域共促共生的,多层次、多色调、多板块,结构复杂,内容和形式异常丰富多彩的法制体系。这在中外法制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对它的深入研究不仅将大大地丰富和更新我们的政治和法学理论、而且将促进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创新,从而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本文愿试作一些法哲学的思考和探究,以期能有助于中国法制发展的这一跨世纪战略任务的解决。
  一、“一国两制”的法律意义和特征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根据自己的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本国的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国家主体部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
  由此可见,“一国两制”的确定和实施,必须具有宪法和法律的依据和保证,而且也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和法制的形式,才能建立起祖国大陆与我国港、澳不同的社会制度地区间的稳定联系,并妥善解决其间发生的某些纠纷和矛盾。“一国两制”既涉及到国体,又涉及到国家结构和政体,既涉及到我国的经济制度也涉及到我国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法与国家,法律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法制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广义的政治制度就包括了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的稳定建立和发展,也离不开法律。因此,“一国两制”的确立和实施,必然会引起我国法律制度或体制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单纯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演变为祖国大陆社会主义法与港、澳资本主义法并存,即“一国两制”必然导致“一国两法”;第二,从单一法域国家变成多法域国家,即形成祖国大陆和我国香港、澳门等辅法域。由此派生出“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下的诸多复杂现象和关系,也决定了其间所存在的法律冲突的复杂性及其解决的繁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个方面中第一方面是首要的和基本的,也是最能体现我国“一国两制”法制体系特色的。也就是说,我国“一国两制”法制体系的基本特征,并不在于其多法域,而在于“一国两法”。即在于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法制制度的并存。这正是决定我们的“一国两制”以及“一国两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具有特殊复杂性的根本原因,也是同世界上其他一些多法域但却仍是“一国一制”的国家结构和法制体系国家的最大区别。例如美国、瑞士、澳大利亚等都是这样的多法域国家。美国有50个州,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民法,然而它们都属于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法制区别和法律冲突。这些多法域国家由于实行“一国一制”,因而各地区的法律其阶级本质和基本原则相同,法律体系之间的共同点是主要的,不同点是次要的,出现的法律冲突也是浅层的,不能与我们“一国两制”下祖国大陆同我国香港、澳门之间基于不同性质的法制区别和法律冲突相同日比拟。当然,我国“一国两制”下的法制体系也有一般多法域国家法律冲突的某些共同特征,如所属法系的不同与冲突,各法域之间的差异和冲突等,这就更增加了其复杂性和繁难度。
  从纵向上看,“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虽然历史上也不乏其例,但还没有进展到建立起较稳定的法制体系并妥善解决其法律冲突的地步。我国历史上社会制度形态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以武力征服了社会制度和形态比较先进的汉民族地区后,如蒙古族、满族征服汉族,都出现过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并存的情况。公元646年大化革新以后的日本,也存在过类似的情况。美国独立战争后至南北战争以前,则出现过在北方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在南方的几个州保留奴隶制的状况。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暂时保留其原有制度至民主改革之前,实际上也是属于“一国两制”的特殊情况。上述这些情况由于是在改朝或改制的过渡时期出现的暂时现象,没有具备充足的法律依据和保证,因而,缺乏稳定性和典型意义,虽可作为我们现今实行“一国两制”的历史依据,但却不能与其深刻涵义和重大意义相比拟。
  二、“一国两制”法律体系的要素和构成
  “一国两制”法律体系的法权基础探析
  “一国两制”法制体系是以主权与治权既相统一又相对分离的法权关系为基础的。所谓统一,意即无论是香港、澳门或是台湾,都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是中央政府下辖的一个行政单位或行政特区。因而国家主权都归于并集中于中央,中央政府都对它们行使主权,与它们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不是平列的关系,更不是“一国两府”或“一国两区”的关系。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政府,其一切权力都是由中央授予并由国家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规定的,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外交和国防事务则统一由中央处理,中央还行使由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规定的应当在这些地区行使的其它权力。所以从这种主权统一以及主权与治权也相统一的根本意义上讲,中央政府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相似于中央政府与其它行政省及民族自治区的关系。这种不仅主权统一,不容分离及转让,而且主权与治权也本质上相统一的原则,是实行“一国两制”的根本前提,是统一祖国大业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的原则,也是各主权国家政制和法制建设中不可移易的一条基本准则。
  相对分离,意即我国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之所以“特别”,是指它们具有高度的自治权。也就是说,这种自治权不仅大于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联邦制国家中成员邦的权力和权利,而决不交给任何外国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就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这就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也是特别行政区的神圣职责。
  “一国两制”法制体系的基本构架及辩证关系剖析
  如前所述,“一国两制”法制体系是以“一国两法”及多法域为显著特征,那么组构成这一庞大复杂的法制体系的应包括祖国大陆和我国港、澳、台的所有符合“一国两制”要求的法律部门和领域。而按照它们在“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中的特定地位和作用,就可以把它们归纳为以下几个层次:l)作为祖国大陆和我国港、澳、台这些特别行政区共同母法的宪法;2)联结祖国大陆和各特别行政区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3)居于主体地位的祖国大陆社会主义法;4)作为辅助的我国港、澳、台各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法;5)用以解决祖国大陆和各特别行政区及特别行政区相互之间的法律冲突的区际冲突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勾画出“一国两制”法制体系的基本构架:即以宪法为龙头,以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纽带,以祖国大陆社会主义法为主干,以各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法为支干,并以它们相互彼此之间的区际冲突法为胶合剂的,两种社会性质的法律并存且相得益彰,四大法域共促共生的,多层次、多色调、多板块,结构十分复杂,内容和形式都异常丰富多彩的法制体系。这不仅在中外法制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而且在当今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存在着如下几种重要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把握住“一国两制”法制体系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
  1.祖国大陆社会主义法与特别行政区资本主义法的对立统一关系。它是“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中的基本矛盾,“一国两制”法制体系的基本特征--“一国两法”,就集中地体现于此,并由此派生其他的矛盾关系。所以处理好这对基本矛盾,对于实现和稳定“一国两制”,建立和完善“一国两制”法制体系,具有关键性意义。其基本原则就是既坚持以祖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法为主体,以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法为辅助和必要补充;又要充分认识和正确估价适合于这些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法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而不但不能以大陆的社会主义法加以排斥甚至吞灭,而且应看到它们两者之间除了有相拒斥性一面之外还有可以相互借鉴和吸收的一面。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一国两制”范围内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存、互促和相得益彰,这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并存相对应的,即都是与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及其历史原因相关联的。而其更深刻的原因就是发展和繁荣市场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安定这一共同需要。它有利于我们借鉴和利用发达市场经济已有成就和经验,也有利于我们加强国际联系,吸取、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法制手段等。同时祖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不仅是我国港、澳、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后盾,而且也必有其可以认同之处,从而产生相向吸收、借鉴的效用。当然对这种相互借鉴和吸收不能作简单化、机械化的理解,因为不仅有制度性质和意识形态的分野甚至对立,而且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之差距和异质文化的冲突。所以既不能简单移植,更不能动辄就搞什么“西化”或“中化”、应经过非常细致的分析取舍和不断探索试验的过程,权衡利弊,损益其优劣,使对方之所长有机融合进自身的制度发展和主体文化中,特别是注意把那些体现人类制度建设共同经验和法律文明发展普遍规律性的东西尽可能地加以利用和吸收,来促进和完善本身的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
  2.分属不同法系的法律之间的关系。祖国大陆与我国香港、澳门及我国台湾的法律分属于社会主义法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但他们都有中华法系的传统,我国台湾法又受到英美法系的影响,祖国大陆法也含有大陆法系的因素和成分。它们之间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固然,法系的不同使法律在立法方式及立法技术、法律形式及渊源、司法程序及制度等许多方面都各有其特点,因而法律的结构、体例、术语以及法律事实和行为的定性也往往不同。但由于我国香港、澳门及我国台湾同祖国大陆固有的历史联系,特别在“一国两制”的条件下这种联系将进一步得以强化和巩固,这就为它们之间的法律的相互借鉴和吸收以便取长补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有利的条件。充分认识到这些,能使我们更客观、全面地看待我国港、澳、台的法律及其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包括一方面既有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住属于英美法系的香港法的特征,并便于我们通过比较而借鉴、吸取其有益于我们法制建设的那些成分;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属于大陆法系并有中华法系传统的我国台湾法在法律形式、法律体系和体例、法律心理结构以及法律文化传统上同我们更为接近,并有某种同根同源的关系,互相借鉴和吸取有益成分就更有必要,也更为直接。我们不能因为我国台湾法承袭了所谓“民国法”,我们又早已明令废除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旧“法统”,而对我国台湾现行法律完全采取拒斥态度。事实上,我国台湾法律自1949年国民党退台以来40多年已有了很大变化,不仅对民国时期的法律作了诸多修定,还重新制定了大量法律和法规。我国台湾现行法律中未有作过修改的民国法仅存不多,它们事实上有的早已过时,有的已名存实亡,有的已通过特别法、判例、解释例替代,有的仅仅因政治需要而苛延残喘。这都说明,我国台湾法律与所谓“民国法”不能同日而语,它已经适应我国台湾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有了重大的变化和发展,并早已自成体系,其立法完备、体系周全、规范详尽、许多法律和法规又不断与时更新,其中许多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特别是民商法和经济立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尤值得我们采撷。至于那些过时的、徒具虚名的法律,当然必须废止,这随着“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实现自是应有之义。
  3.各特别行政区法之间的关系。包括我国香港法、澳门法同我国台湾法之间的关系,我国香港法与澳门法之间的关系等。它们虽然都同样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因而异中之同可能会更多;然而仍因有属于不尽相同的法系之区别,以及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使之在法律结构、法律体系、立法技术和司法程序等方面仍各有其特点。注意到这些,对于我们加深对各特别行政区法的认识,无疑是有意义的。
  “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中的法律要件分析
  “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中最具特殊性的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区际冲突法。前者是联结祖国大陆和特别行政区的纽带,后者是协调祖国大陆主法域和各特别行政区辅法域及辅法域相互间各部门法关系的胶合剂。它们是“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中的特殊构件,尤其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完全是一种崭新的法律现象,中外法制史上未曾有过,是当代中国对人类法律文化的独特贡献。
  1.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体现“一国两制”国策的最主要的法律形式和最集中、直接的法律表现,是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制度和法律体系同我国港、澳、台等资本主义制度和法律体系的结合部和衔接点。它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从它的地位和法律效力来看,它具有仅次于宪法而又高于一般法律的效力。既含有宪法性法律的特征和属性,以至有人称它是“小宪法”,尤其是在结构上与宪法相似。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都包括序言、总则、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政治体制、经济、文化和有关社会事务等章节。但它又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我国宪法关于“一国两制”方针在法律上的具体化、系统化。也就是说,从法律渊源体系上讲,它是从属于国家根本法之下的国家基本法律,其效力仅次于宪法而又高于其他法律。第二,从它的适用范围和在特别行政区的作用来看,它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全国性法律,因而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国家机关,各个部门和团体都必须遵守,全国人民和各级干部都必须了解、熟悉和不得违背;但又主要是适用和实施于特别行政区的特殊性的法律。而在特别行政区它又是一项根本性法律,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基础,是国家主权在这些地区的法律表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特别行政区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都必须以它为根据,特别行政区的任何法律都不得与之相抵触。第三,从它的任务和内容上看,主要是“一国两制”的法律体现和法律保证,而且主要是调整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以及特别行政区内部的关系,同时它所调整的这类社会关系主要是一些最基本的关系,而同调整具体关系的其他部门法有所不同。第四,从性质上看,虽然基本方面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但又是对特别行政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认和规范化。从立法动机、程序和成员方面来看,它既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的意志;又反映了爱国统一战线中资产阶级的意志。
  而且,随着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实施和特别行政区的建立,就会出现在特殊单一制国家中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崭新的自治形式和新型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与内地的各行政省、自治区、直辖市相殊异。并会建立起独特的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和法律体系,以行使其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等。这一切都充分表明了它的独创性。
  由于学术界对《基本法》的重要特征及其内容和意义已有了较充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故此只作简略述及。
  2.区际冲突法
  我国区际冲突法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必要性,是为了解决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特别行政区建立后与祖国大陆之间以及这些特别行政区彼此之间所必然产生和存在的区际法律冲突。区际法律冲突是一个主权国家领土范围内具有独特法律制度的不同地区之间在同一平面上的法律冲突。一国内部各个具有独特法律制度的地区一般称为“法域”,各法域之间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而其内部具有数个法域出现区际法律冲突的国家称为“复合法域国家”或多法域国家。“一国两制”实现后的我国就是这样的多法域国家,无论是我国香港、澳门及我国台湾或是祖国大陆,从区际冲突法的视角看,都是相对独立的法域。也就是说在“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和法制体系下,一方面,就行政关系而言,中央人民政府与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另一方面,从区际法律冲突关系而言,祖国大陆、我国香港等法域都是相对独立的法域,都允许保持性质不同,各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各地区人民间的交往就会产生大量涉外法律因素和法律关系,从而要求各法域互相承认外法域人的民事法律地位以及外法域的法律在自己区域内的域外效力。这就使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具备了主客观条件,而区际法律冲突的存在,又使以解决区际法律冲突为宗旨的区际冲突法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3.宪法
  在“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国两制”的根本法律依据,是“一国两制”具有合宪性、合法性、稳定性和国家主权统一的基本象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一国两制”的全面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不仅将大大地发展、丰富我国的宪政实践和理论,而且必将促进我国现行宪法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乃至于会出现制定一部“大宪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为此,笔者特提出一些探索性意见,以尽可能地为“一国两制”的全面实施寻求更充分、完备的宪法依据,并就教于学术界。若有不当之处,权当一孔之见。
  实现“一国两制”后,就将使我国的国家结构从一般单一制变为多法域的特殊单一制,法制体系也将因大陆的社会主义法与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法并存,以及出现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区际冲突法等崭新的法律现象而趋于十分复杂。这样,随着我国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以及海峡两岸统一大业的完成,“一国两制”所引起的如此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的政治法律现象,就必然使现行宪法第31条的有关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就显得远远不够。它既不能反映全面实现“一国两制”后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状况的全貌,又还不足以作为在此情况下诸特别行政区及其独特法律体系存在之充分而完备的最高法律依据。而且如果更严格讲来,从第31条的这一规定中,还不能必然得出“在特别行政区内可以实行与大陆地区的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性质不同甚至相矛盾的制度”的结论,还必须要靠正式的宪法解释或配套立法,才可能具有这样的涵义。然而即便是辅以宪法解释,并对宪法第31条作出补充,明确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和保留其原有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等,也还是不够。因为最关紧要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才允许保留和允许在多大限度内予以保留,以及怎样构设特别行政区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及其权限。这些关系到国家根本政治结构和体制的重大问题,不能简单、笼统地涉及,必须有极其明确、系统和普遍性的规定。也不能使这些重大任务,概由根本法之下的各个《基本法》来承担,而应当率先在宪法中予以高度概括和总结。并还需要对“一国两制”全面实现后我国的整个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变化作出根本法的规定和概括。
  为此,就需要对现行宪法作出重大修改和变动,使之无论在国家结构、国体和政体等重要方面都充分而明确地体现出“一国两制”的重大国策及其全面实现。这必将引起我国宪政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变化和发展,乃至有必要和实际可能制定出一部体现和确认祖国统一、并巩固统一成果的“大宪法”来,以作为大陆和各特别行政区均一体遵行、普遍实施的共同母法,为“一国两制”及其全面实现提供更充分、明确、完备的根本法依据,从而改变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本上不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状况。
  制定这部“大宪法”的总的指导原则就是坚持“一国两制”,即在坚持“一国”的大前提和根本基础上认真地实行“两制”。坚持“一国”,即强调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以及各民族团结平等,实行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分权,坚持国家结构形式的单一制,不搞联邦制,坚持规定统一的国旗、国徽、国都、国歌等。实行“两制”,即既应坚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允许特别行政区保留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即求同存异,在国家利益至尚和主权统一的大前提下承认不同地区制度发展的特殊性、不平衡性。为此,就应在宪法中从总体上较系统地规定特别行政区共同条款,以作为定立和实施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更充分的法律依据;还应就解决祖国大陆和各特别行政区彼此间的区际法律冲突的总的指导原则作出规定,以便定立和实施区际冲突法有所依循。
  三、“一国两制”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拓展和促进
  我们的理想目标是要建设高度民主、文明且法制完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民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民主要靠社会主义法制来保证,这是本世纪社会主义发展豪迈而艰辛历程留下的最重要经验和教训之一。值此世纪之交和迈向21世纪之际“一国两制”的历史创举,不仅给法学研究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而且对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既是巨大的冲击,又是有力的促进。关键是我们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从而勇敢地迎接挑战,善于抓住并利用这种机遇,就可能成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新的发展契机和驱动力。
  “一国两制”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影响和促进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所涉及到的之外,现专就下述系列问题作些探究和分析。
  “一国两制”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拓展和促进,主要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一国两制”为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建设增添了新内容,使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两种民主制度通过和平竞赛,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其政体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这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表现和形式。“一国两制”实现使特别行政区各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政权组织形式将和国家主体部分不相同,在这些地区政权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政权组织形式基本上是采用资产阶级议会制,即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从而使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在特别行政区出现不一致,但又为整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服务,即形成国家主体部分的社会主义民主与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民主并存,使这两种民主制度在服从于共同目的--国家统一和富强的大前提下,可以通过和平竞赛、互相取长补短、共存共荣,最终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因为民主作为一种制度乃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们除了有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的不同之外,还包含着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发展中的一些普遍要求和共同规律。特别是现代民主制度乃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条件和保证,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政治要求。例如自由平等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以法治国原则等等,这些无论是资本主义民主或是社会主义民主都不可回避,其经验和成就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财富。经过几百年发展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已积累了这方面的若干经验,于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不无启迪作用。例如香港与贪污腐败作斗争的产物--廉政公署制度,就是其法治原则的重要体现,是维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的有力武器,其峻法以反腐倡廉之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当然,我们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也值得他们学习和借鉴。
  第二,“一国两制”引起了我国国家结构的新变化,是对国家高度集权的重大突破,便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从而在一种新的构架上使国家权力得以合理分解、运行和制约,从而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一国两制”的实行,将使我国从一般单一制国家变成为特殊单一制国家,从而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结构新模式。因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些权利和权力既大大超过了我国省级以及民族自治区政府的权力,又在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某些联邦制国家中成员邦政府的权力。从而使我国的国家结构具有了某些复合制的特征,但她仍然是单一制而不是联邦制,更不是邦联制,乃是一种特殊单一制。在这种特殊单一制下,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将由三种地方行政单位构成,即普通行政单位、民族区域自治单位和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单位,,由原来的两种地方分权形式发展为三种地方分权形式,突破了单一制下地方政府传统权力的范围。这是符合当代国家结构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朝着深化国家权力分解程度的总方向发展的,即需要降低国家权力集中程度,改变国家权力过分集中,以便于发挥地方行政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中央政府简政放权,进行宏观调控。这也是一种民主化的趋势,便于在一种新的层面和构架上探寻如何使国家权力得以更科学、合理地分解、分配、运行、使用和有效监督及制约。而且享有高度自治权的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立法、司法经验同内地行政单位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和参考,以便建立一种高效率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政治体制,促进我国的政治体制建设和改革。
  第三,“一国两制”扩大了我国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了多党合作制度,赋予人民民主专政阶级联盟新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强国富民。
  “一国两制”实现后,我国港、澳、台地区存在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产阶级也加入爱国统一战线,我国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使港、澳、台阶层人士及其政治代表都在爱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其代表人物参加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等政治机构之中,这样,无论是祖国大陆还是我国港、澳、台的所有公民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事务的平等权利,从而赋予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联盟以新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振兴中华、实现强国富民,也有利于促进和扩展社会主义民主。
  “一国两制”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及法学理论的促进、丰富、深化和拓展,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第一,在法的性质和规律性方面,充分体现出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并使法的类型和更替呈现出复杂性。
  因为很明显,“一国两制”法制体系中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区际冲突法等的阶级属性非常复杂,既不能把它们完全归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又不能完全归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也不能简单地说是两者廉而有之,或者概念化地称为两者的对立统一。这种复杂而奇特的法律现象,充分表明法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其社会性,是阶级性和社会性之不同形式的统一。固然很多情况下法律的阶级性特别明显,但以上这几种跨法域的法律又是其社会性的突出表现,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与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发生交叉、渗透、重叠的结果。可见,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两者相生相成,共同演现出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种种法律现象。“一国两制”结构下的法制体系及其构成要件,就是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相生相成的生动体现。
  不仅如此,在“一国两制”的情况下,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和资本主义类型的法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合法地并存,都统一于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法制的框架之内,成为其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而且还发生交叉、重叠出现一些新的法律现象。这也是人类法制史上的一种奇特景象。它表明不能把法的历史类型和更替简单化,既不必然是非此即彼,也不一定是纯而又纯,虽然其总的历史发展趋势不可规避,但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无论是剥削阶级法之间以及剥削阶级法与社会主义法之间都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并存,并会有所交叉和重叠。从而以新的事实证明法不仅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而且同一时空内不同类型的法也可以相辅相成。
  第二,在法的体系方面,使法律体系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并大大丰富了我国法律体系。
  在“一国两制”的情况下,这种差异性和多样性表现在:其一,各法域的法律体系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不同,祖国大陆法域建立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其他三法域建立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其二,祖国大陆法域和其他三法域所反映的阶级意志不同,前者主要反映工人阶级的意志,后者主要反映资产阶级的意志,当然也包括反映有其他阶层和劳动者的意志。其三,它们各自的指导原则也不同,祖国大陆法域的指导原则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一国两制”;而其他三法域的指导是“一国两制”,不实行“四项基本原则”。其四,它们所属法系及其所体现的法律文化背景和条件也殊有不同。这样,我国的法律体系就会出现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不仅有作为主体的祖国大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特别行政区作为辅助的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区分,还有我国港、澳、台各特别行政区之间基于现状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其各自的法律体系也有区别并相对独立,而且这些自成体系的法律体系的内部又有其各具特征的层次结构性,以及不同部门法之间的分野。因此,“一国两制”情况下我国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问题就更加复杂并具有了新的意义。这种统一和协调乃是在具有极其多样性和丰富差异性的情况下的统一、协调,是在“一国两制”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统一和协调。所以各法律体系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统一,既相互冲突和独立,又彼此联系参照。因此如何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协调其间的矛盾,就是“一国两制”情况下急待解决的重要法律问题。其中,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就起着统一和联结的特殊作用,区际冲突法和区际司法协助就发挥协调的机制和功能。
  第三,在立法体制以及法律解释和法的渊源方面,都出现了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
  由于享受有高度自治权的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这种立法权不完全同于祖国大陆的地方权力机关所行使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权。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权只受中央权力机关的有限监督,它显然比祖国大陆地方权力机关的立法权的权限要大些,范围也要宽些,因为特别行政区权力机关还可以制定自己的民法、刑法,凡属自治范围的事项均可立法,制定的法律只要符合其《基本法》和法定程序均属有效。这样,我国的立法体制除了原有的在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前提下,并赋予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权限的体制外,又赋予了特别行政区享有相当大的立法权;虽然这种立法权仍然属于中央授予的地方立法权的范畴,但它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区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因而使我国立法体制具有了新的形式和特点。
  依此道理,在法律解释方面也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以香港为例,由于香港的法律制度遵循英美法系的判例原则,法律解释一律由司法机关即法院在审判案件中作出。也就是说,我国香港只存在司法解释,而不存在立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即不是象祖国大陆现有法律解释体制那样,在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解释权为主导的情况下,再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行使司法解释权,以及由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行使行政解释权。因此,“一国两制”实现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也行使法律解释权,不仅可以解释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而且也被授权可对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依法进行解释。突破了内地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就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进行解释,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无法律解释权的状况。可见“一国两制”实现后,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也将有所变化。
  由于“一国两制”的实现,将使我国的法律体系就其法律传统而言,从单一的社会主义法系成为同时还存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普通法系,就会引起法的渊源从单一的制定法向同时还包括判例法、习惯法扩展。所以“一国两制”实现后,我国法的渊源体系就颇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它既是一元化的,又是多体系的和多层次、多样性的。这无疑将有利于各具特色的法的渊源体系之间的相互比较、借鉴和吸收,从而促进我国法制的发展。
  第四,在司法体制和法律适用方面,更出现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情况、新特点。
  这是很明显的。例如,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之规定及其精神,两个特别行政区均各自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设立终审法院,法院都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司法人员或法官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不受法律追究。香港特别行政区司法机关实行陪审制度和无罪推定原则,采取抗辩式诉讼模式,并遵循判例的原则;原在香港实行的司法体制,除因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而产生变化外,予以保留。澳门特别行政区也建立起独立的、摆脱葡萄牙司法机关系统的,比较完备的司法制度,并设立行政法院,澳门原有刑事起诉法庭制度仍继续保留。这些均表明两个特别行政区都各自建立起独立的司法制度和独特的司法体制。不仅如此,由于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其法律体系也具有独立性和独特之处,全国性法律基本上不在这些地区实施,香港原有法律和澳门原有法律均基本保留。这样,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法律为:其《基本法》及其附件三所列,香港原有法律,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法律为:其《基本法》及其附件三所列,澳门原有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这些也会给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在法律适用方面带来若干不同于内地的新情况、新特点。这种独特的司法体制和法律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对我国司法体制的建设和改革以及法律适用的理论和实践,亦不无启迪和促进。
  四、“一国两制”实现过程中的“港澳模式”和“台湾模式”的区别和联系
  所谓“港澳模式”,即香港和澳门是通过签定中英和中葡联合声明这种国际协议为启动,以制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种宪法性国内法律文件来完成其法律依据,同时要伴之以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改革以及适时的区际冲突法和司法协助以完善之。并要到 1997年和 1999年“一国两制”及其法制体系才在该两地区从事实上相继得以实现和实施。因此,这种“港澳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它适用的是国外用武力霸占和武力威胁强租了我国领土后回归祖国的这种历史和现实情况。因而是通过签定国际协议导向制定国内基本法的途径,从而使之具有国内立法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完成其回归祖国的法律依据。
  2.它是以中英、中葡相互承认从而约束中方和香港、澳门之间政府和法律承认为前提,而且在这些地区的所谓“三通”、“四流”也早已进行。
  3.它有一个我国在这些地区收回主权的确定的期限,从基本法生效到收回主权有一个明确的过渡时期。
  正是在这三点上它与“台湾模式”相区别:
  1.我国台湾问题是一国内的统一问题,而不是收回主权问题,属于我国内政,不牵涉任何外国,也不容许任何国家插手,就谈不上什么国际协议。当然也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协商签定关于两岸统一问题的联合声明,以便为制定我国台湾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创造气氛和前提。但这种方式只是一种预测和预期。
  2.这些年来尽管我们党和政府作了很大努力和让步,采取了许多措施和“高姿态”致力于和平统一,我国台湾方面也由于形势逼迫采取了一些措施和姿态以缓和改善两岸关系;但两岸关系仍没能有多少重大突破和实质性的进展。台湾当局长期坚持以“三不”对“三通”,限制双方的双向交流,坚持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还制造了各种事端,给祖国统一设置了种种障碍。台湾当局虽然已宣布从1991年5月1日起终止所谓“动员戡乱时期”,同时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可是台湾当局一些头面人物依然声言,这决不表示他们的政策有所改变,仍坚持敌视大陆的立场。尤其令人气愤和需要高度警惕的是,这些年来,由于李登辉等人的纵容和支持乃至亲自登台表演,“台独”势力和“独台”倾向日益嚣张猖狂,就更增加了我国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和和平统一的繁难程度。
  3.实现对我国台湾的和平统一虽然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但这至今仍难以界定一个确切的期限,远未进入已完成了法律依据的过渡时期,只能说还处于酝酿、准备时期、处于最初步的阶段,远未进入“一国两制”的实现过程中,更未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而且两岸关系还不断有所反复和曲折。因此,如果从最积极的意义上讲,双方也仅还在探索和试探可以接受的实现统一的途径、方式、条件和可能性。这就使我们对海峡两岸关系法律问题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也处于探索阶段,并不能不带有某种超前和预测的性质,即最多也只能是在探寻可供选择的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方案。而不可能进入实质性过程和程序,更不可能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当然就难以界定确切的期限。这也是“台湾模式”和“港澳模式”的一个显著区别。
  当然,“港澳模式”和“台湾模式”也都有共同点和同一性,这除了它们都是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的产物以及都是“一国两制”法制体系的动态环节之外,还具有以下共同性:
  1.根据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可行办法和经验,一般说来,似都要通过制定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或采取其他法律形式来完成其法律依据,否则我国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问题就不可能进入实质性的阶段。当然,由于我国台湾问题更具有复杂性,解决我国台湾问题的方式和途径都可能会更灵活些,而且允许统一后我国台湾方面保留更大权力。因此,在法律形式上也会更具有其特殊性,既可能通过制定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方式来完成其法律依据,又可能采取其他形式来完成这种依据。
  2.也都需要有区际冲突法和司法协助来解决大陆法域和特别行政区法域的法律冲突和协调问题,而且我国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的区际冲突法和司法协助尤其必要,并且数量会更大,内容和形式都会更为丰富和多样。这不仅因为我国台湾的面积、人口远远超过我国香港和澳门,而且是由于长期的隔绝、封闭更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沟通和协调。
  3.都必然要引起相应的法律改革,即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废、改、立。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必会引导起香港现行法律的改革。首先,香港现行宪制性文件《英王制诰》和《王室训令》将因基本法的存在而逐步被废除。其次,香港部分原有法律,包括英国国会立法及香港立法中含殖民色彩的内容,如《英国法律确定法》、《英国殖民地法》、《引渡法》、《殖民地边界法》等,也将被废除。《人权法案》中不符合《基本法》精神的也要予以修改。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正在对香港现行法律进行全面检审。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台湾现行法律的改革就更为必要,特别是那些早已过时,或名存实亡,或仅作苟延残喘的所谓民国法,包括民国宪法以及适应“动员戡乱”体制的法律和法规,均须废除。同时,还应有适应“一国两制”的对法律的修订和立定。当然,祖国大陆方面也应有相应的法律的立、改、废,如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宪法中有关“一国两制”的规定的进一步完善,区际冲突法的应运而生,以及其他法律改革事宜等。然而这些都只能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逐步地实行。
  当然,由于未来的我国台湾特别行政区也将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那么也会象香港、澳门一样建立起独特的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和法律体系,从而享受独立的司法权、终审权以及比内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更大的立法权;其原有法律除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相抵触外,也会基本保留;全国性法律除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特别规定的少量法律外,也不在我国台湾地区实施;其司法体制除一些不合时宜者需要改变之外,也会基本保留下来。
  在此,还有必要谈及曾一度成为解决海峡两岸关系法律问题的一个热门话题的“两岸关系法”的有关意见。
  这些年来,我国台湾和祖国大陆有关方面都曾各自先后提出了多起“两岸关系法”的草案或建议,以为解决海峡两岸人民交往关系中的法律问题作尝试和寻求一个可能的方案,无疑是含有其积极意义的。然而,一方面,由于我国台湾方面提出的多个草案虽也体现了务实性、灵活性、兼容性,但又明显地具有防御性、歧视性以及单向性和片面性的特征;祖国大陆方面有关研究机构提出的草案也未尽如人意。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正如前所述,由于和平统一我国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和繁难程度,现还未进入在我国台湾实现“一国两制”的实质性阶段,还处于酝酿、预备时期,因此,“两岸关系法”本身还带有探索、试验的性质,即使可行,也是一种处于过渡时期之前的准过渡性法律。所以,还很难断定它能否成为“一国两法”法制体系中的稳定构件。现在所设想的“两岸关系法”的许多内容,有的可以被将来的我国“台湾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规定,有的可以被那时的区际冲突法所规定,有的还可以被一些专门法规和特别法规所容纳。关键的问题是这类“两岸关系法”不仅存在着“现有”和“应有”的矛盾,而且存在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矛盾。不仅很难达到符合各方面要求,为各方所接受和认可的程度,而且能否发生应有的法律效力且有效地实施,亦颇成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制定这类“两岸关系法”的努力意义不大,但它们作为探索解决两岸关系的法律问题的一种方案,并非不可以试验。通过这种试验,我们可以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而且通过这些努力,还可以为两岸交流与合作创造一种气氛,进行法律上的对话,甚至可能找到进一步改善两岸关系的新的突破口和路径。

  关于一国两制心得体会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对和平共处思想的创造性发挥和发展,为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两种社会制度却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呈现出两制间并存竞争、联系制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借鉴扬弃等态势。这种对两制关系的富有前瞻性的认识,成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得以产生的逻辑起点和坚实的支点,使社会主义理论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相当的深化。
  大家知道,和平共处是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尤其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呼唤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邓小平同志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尽管在和平共处期间仍免不了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发生矛盾,但在一个国家内部解决,可以充实和发展彼此间的相互需要,抑制和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可以在一国内共享“两制”间和平共处带来的好处。今天的港澳地区,有中国社会主义作坚强的后盾,有港澳同胞的奋进努力,讲团结、重协商,大家在维护长期繁荣稳定的大目标下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加强沟通、顾全大局,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繁荣,蒸蒸日上。台海两岸人民,密切合作,相互支援,解决了农副产品的销售、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困难,保障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活稳步提高,这是台海两岸合作,携手发展,最终统一的宝贵经验。
  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我国国情的实际出发,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由处于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出来的。这种国家结构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之中,是一个新事物,是一种带有某些复合制特征的单一制国家的结构形式。这种国家结构是对单一制下地方政府权力范围的一种突破,也是对传统国家结构学说的一个突破,是邓小平同志适应国家统一需要而做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创造。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进行的创造性发展,必将载入科学社会主义的史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非常好的范例。今天的港澳地区,严格遵守本地区的基本法,依法治区,政治稳定,社会安宁,为我国的最终统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前两岸地区,两岸人民,加强密切接触,海协会和海基会定期会谈,合作协商,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为政治协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战略和策略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战略和策略原则都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其中战略是带有全局性的东西,带
  有根本性的原则问题,而策略规定的是各斗争形式的交替和配合,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策略是服从和服务于战略的。“一国两制”构想中的战略原则是:争取港、澳、台地区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之内,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争取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组成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浩浩荡荡的爱国大军。这是原则性的问题,必须坚持。“一国两制”构想中的策略原则是:在统一的国家内部,实行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允许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只要这些差异不损害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振兴,都允许存在。可以看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所体现出来的策略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在港澳回归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好的体现出来了。有社会主义大陆的强有力的支持和后盾,港澳的社会经济发展,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能够稳步向前推进。这说明,只要我们团结携手,求同存异,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四、“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同志为爱国主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提供了更为明确更为一致的奋斗目标,使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更加深化。这个奋斗目标就是: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尽快实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从中华民族共同的根本利益出发,在“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这个基本前提下,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这一构想使爱国主义在更广阔的视野上、以更新颖的视角,在中华民族的腾飞和振兴的历史大潮面前,显得格外醒目和照人。
  团结进取,努力拼搏,振兴中华的奋斗目标,激发起了饱受分离之苦的中国人民更为高涨的爱国热情;使得饱受强国欺凌的炎黄子孙形成更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不管穿什么服装、持什么立场的中华儿女都能扬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起码的民族自豪感;使得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拥有几千万希望中国兴旺发达的海外同胞都能找到报效祖国的大门和机会。
  港澳地区的发展和繁荣的社会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一奋斗目标已经激励亿万中国人民将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全部倾注到为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为国家的繁荣和昌盛而努力的奋斗之中,使得强国富民、振兴中华这个几代中国人为之追求、奋斗不息的伟大爱国理想,逐步成为生动的现实。
  五、“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对外开放成为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拓展的一个格外醒目的内容。历史证明: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挨打、受制于人,甚至山河破碎、民族衰亡。因此,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牢牢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充分表明: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决心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牢牢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不是保守主义,而是胸襟博大,乐于学习,善取人长的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不会给自己设置障碍,不会孤立于世界之外。我们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保证港、澳、台地区的繁荣和稳定,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用“一国两制”的和平方式统一中国,这不仅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繁荣和稳定,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的组成部分。完成祖国完全统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2)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3)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4)

从安塔拉形象看英雄人物具备的品质
作者:巫慕莹
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2期

        内容摘要:《安塔拉传奇》是一部流传至今的歌颂阿拉伯民族英雄的世界名著。主人公安塔拉这个文武双全、骁勇善战的英雄人物形象寄托了阿拉伯民族的信仰与理想。而从安塔拉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具备的优秀品质,以此引起当代青年的思考,如何让自身具备更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关键词:安塔拉 英雄人物 保家卫国等

        《安塔拉传奇》是以这位公元五世纪的骑士诗人安塔拉生平为雏形,经由群众、民间艺人长期的口头传唱,再有若干文人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加工再创造,最后定型于中世纪,成为一部散韵结合、卷帙浩繁、结构宏大的集体创作产品,是一部堪与《荷马史诗》、《熙德之歌》、《罗兰之歌》齐名的世界名著。主人公安塔拉虽自幼随母为奴,牧驼放马,但他聪明好学,骁勇善战,常拯救本部落于危难之中,因而后来得到其父承认。并且安塔拉爱上了堂妹阿卜莱,便吟诵情诗向她表达爱情,按照当时的部落习俗,姑娘不能嫁给向她吟诗的小伙子,因此,他俩的爱情因遭到族人的反对和中伤终无结果,但安塔拉对这段爱情忠贞不渝。安塔拉不仅善武,而且能文,成为贾希利亚时期代表阿拉伯文学最高成就的“悬诗”诗人之一,黑格尔曾称“悬诗”是“抒情而兼叙事的英雄歌集”。①

        所以,在《安塔拉传奇》中的英雄成长道路,即对主人公安塔拉的人物塑造和其人生经历的叙述,是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之一。那么所谓的英雄人物到底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呢?

        一.突破等级观念,追求自由平等

        首先,安塔拉敢于突破等级观念,追求自由平等。他的母亲是埃塞尔比亚黑奴,社会等级低下。虽然他身为奴隶之子,但出身卑微和黝黑的肤色都没有使他觉得低人一等,他勤奋好学、智勇双全。有一年,塔依部落侵犯阿卜斯部族,掠走了他们的大群骆驼,舍达德要求安塔拉出战,安塔拉说:“奴隶只会挤奶!”拒绝了父亲的要求。这时,父亲说:“你是自由人,冲锋陷阵吧!”安塔拉这才应声出战,并追回了被掠夺去的骆驼。从此,安塔拉在阿卜斯部族中名声大震,被当作英雄赞颂。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5)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6)

自闭历程观后感(精选多篇)

  《自闭历程》观后感

  自闭历程是一部励志电影,它讲了一个从小患有自闭症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最后凭借其他人的帮助和自己在图像方面的天才思维而获得成功。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触很深。俗话说,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必会给你开上一扇窗。女主人公temple虽然从小患有自闭症,但她是一个天才,有惊人的视觉思维,同时,她有一个爱她的妈妈一直不放弃的帮她,不厌其烦地教她讲话,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放弃。为了让temple学到知识和学会与人相处,就算有多么不放心,也还是让她上寄宿学校,也使她在那里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卡洛克博士。母爱真的很伟大,它让我们明白付出与收获并不一定成正比。父母的付出从来都不求回报,他们唯一的希望也只是我们能健康成长。这让我想起我的父母,他们辛苦工作,赚钱给我们读书,省吃俭用,但从不会让我们吃不饱穿不暖,有好吃的也只会留给我们,而自己就吃我们剩下的,他们也许是世界上唯一会无怨无悔的为我们付出的人了,我们无以为报,只能尽自己所能好好孝顺他们。

  电影中对temple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卡洛克教授了,他对她说过一句话,把未知的世界想象成一扇门,打开它,就能看到崭新的世界。正是这句话,让temple迎接勇于迎接一个个挑战,迎接属于她的崭新世界。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受益匪浅,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门”挡住我们前进的路,我们可以选择打开也可以选择绕开,但打开我们就能看到一片新天地,而绕开我们就会一直停滞不前,这些门就是一个个挑战,只有勇于面对,我们才能看到未来的曙光。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很多,也让我们想了很多,不管是情感方面,还是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现象的深思,都能让我们获益匪浅。另外,社会各界应该更加对自闭儿童的关注,对自闭儿童父母的给予理解与支持,自闭儿童也可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自闭历程观后感

  打开一扇扇门,冲破一道道枷锁。

  最近,我们观看了一部名为《自闭历程》的电影。这部电影没有请来大牌影星,没有华丽的特效,甚至在电影上映前没有进行大肆宣传。然而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反思,也给我带来了启示。

  影片讲述了一个出生在美国的自闭症患者坦布尔,她对于拥抱极度敏感,同时社交能力极弱。所以她从小就受到了欺负与各种歧视,而唯一关心她的,也只有她的家人与卡洛克博士了。但即使坦布尔遇到了这些种种的麻烦,却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她努力去打开一扇扇门,并最终凭借她卓越的洞察能力所发明的一个屠宰场设施设计取得成功。而她却依然尝试更上一步,她发表过上百篇论文,并到各地区演说,尝试去帮助更多的自闭症患者。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每个人都对精神疾病一无所知,坦布尔能发展到这种程度确实令人惊讶。但是仔细想想,其实我们跟坦布尔有着多大的区别?我们不也是拥有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在中途中有无数个嘲笑并打击我们的人,而我们大多数最终都选择了放弃。其实我们跟坦布尔没有差别,只不过她一直坚贞不移地走着路并没有因受到别人影响而放弃自己。

  但是真的要说到坦布尔为什么会成功,那么这就仅仅只是原因之一。坦布尔是十分幸运的,因为那些帮助她的人都是真心去帮助她的。而她自己的心态也十分重要,她并没有把那些挫折看做是挫折,而是把它看做是打开一扇门之前的历练。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才能将她面前的门一扇一扇地打开。

  打开一扇扇门,冲破一道道枷锁,唯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自闭历程》观后感

  2014级软工2班学号:20144201418姓名:朱云霞 一部很真实的电影,没有那些票房电影中的勾心斗角,或是逗人开怀的情节,有的只是一个孤独症患者—坦普尔的成长经历。电影中有坦普尔的母亲坚定的爱、姑姑的理解与引导、中学老师的点播式教导,还有牛的尊严、门的想象以及变形又久违的拥抱。电影静静的放完,结束于坦普尔一个自信满足的微笑。教室外的天空依然明朗,可是我的脑中却翻腾着那些质问那些画面。拥抱,一个简单的动作。可于坦普尔而言却那么的艰难,她无法忍受别人的拥抱,也注定无法理解那传递着体温更传递着爱意的拥抱。片中坦普尔通过自制的木夹板来体味被裹胁的抱住,成为她平定情绪的必需品,以至于因为学校拒绝她带木夹板进寝室而拒绝读书。坦普尔的母亲每每因为坦普尔拒绝她的拥抱而神伤。当在中学老师的葬礼上,提前离开的坦普尔在临出门的一刻,克服自己的不适给母亲一个浅短的拥抱时,坦普尔的母亲几乎呆住,然后便是巨大的欣慰与惊喜。身体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依恋,依赖,关爱,宠爱,往往通过不自觉的肢体动作无意识的流露出来。现在想想,我都无法记住上次拥抱别人是什么时候了,对此的记忆少的可怜。当今社会,我们往往都是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环住双臂,静静的平复情绪,鼓励自己。却忘记了,无论是伤还是爱,都是需要表达的,而中国人一向是含蓄的,那些外国人随口而出的情啊爱啊,对于我们而言往往显得肉麻做作,也让听

  者觉得不自然。所以,拥抱反而成了我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爱自己,拥抱自己,独处时环了双臂抱住自己,爱别人,轻轻的一个拥抱表达了我们的善意,相处时少些言语,多些挽扶,多些拥抱。

  尊重,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因为对人的不理解,过度敏感的坦普尔经常被日常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惊吓到,所以面对着注定要走向死亡的牛,坦普尔善良的希望可以减少对牛的惊吓,梦想着牛儿们平静的走向死亡,就像它们回家一样,这是对牛的尊重,也是对牛的善良。同样的,既然人也是一定要死的,我们该怎样不叫死亡的恐惧成为黑影的噩梦,怎样对于承受着病痛只求解脱的病人以尊重呢?因为曾经亲身体验过那种噬心的痛,所以更能体会那些痛的只想解脱,一了百了的病人的心,我们,看着疼痛慢慢的一口口呑食掉一个人所有的美好,温和变成暴躁,豁达变成疑嫉,丰满变成枯缟,眼见着人慢慢的变成鬼,这就是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吗?我们是不是比那些牛还可怜,牛们尚且有坦普尔呼喊着“大自然是无情的,但人可以有情”,那作为我们自已的人呢?是否有死亡的教育,是否有更仁道的对病痛的态度,是否有濒死的安抚和引领。独独的,我们被抛弃了,真的希望离去时可以更美好一些,梦想着有一天中国有声音呼喊“生命是无常的,但人可以有情”。

  自闭症,影片中无数次提及,以前,那对于我们而言只是一个代表生病的名词,却从不曾想过其中的痛苦与无奈。对自己不

  理解外界的痛苦,对外界不理解自己的无奈。这些,都足以让那些身处自己世界,以自己为中心,活在自己梦中的人感到痛苦,从而不肯走出自己的世界。即使是现在,对于它的了解,我依然不多,可有一点我却知道了,面对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我们应该再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爱。

  在中国,这样的电影基本上还没发现,纯粹的教育电影,通过画面的形式让我们了解关于自闭症,关于爱与尊重的概念,提醒我们要多关爱那些患有身体障碍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这样的电影,无关利益,而是关注人性。希望有一天,中国的电影市场不再是全充斥豪赌、无厘头的作怪搞笑,或是黑社会的打架斗殴,而是一些宣扬人性的电影。那样的中国才是进步的,才有发展空间。那样的中国才真的算是富强了。

  《自闭历程》观后感

  作者:郑丽娜

  一、影片简介 天宝·葛兰汀虽然自幼患有自闭症,却拥有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畜牧科学硕士,并于一九八八年获得伊利诺大学的畜牧科学博士学位。她是当今少数的牲畜处理设备设计、建造专家之一。她在此专业领域中,发表过上百篇学术论文,并经常性地巡回各地发表演说。本片即根据她的自传改编。讲述了天宝·葛兰汀从自闭症孩子成长的经历以在她成长过程中,她的母亲、老师等人对她的帮助。

  二、对影片的分析

  1、从temple观自闭症

  精神病学家leo kanner教授对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观察研究后,于1943年发表了  影片中的女主角将自闭症的这些特征很好地展现给了我们。在影片的开头,她和阿姨夸张的描述,并且在脑海中会不断浮现那些画面,可以说她是靠画面来交谈的,而后来和阿姨的农场里的人夸张的打招呼的方式让我感觉她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沟通。吃饭的时候,我观察到她的腿是一直在抖,并且盯着鱼缸里的金鱼看,坚持只吃果冻。坚持她的房间的门上必须贴着她的名字。当她看到她的房间门上没有他的名字时,她表现出了强烈的不安的感觉。陌生的环境会让她没有安全感。

  她有很好的图片联想能力,很好的记忆能力,在别人的眼中,她是一个怪胎。她通过与别人不同方式来获得安全感和爱的需要。她拒绝拥抱,但是我觉得她比任何人都需要拥抱,渴望拥抱。但是,她害怕受伤,她有比任何人都强烈的保护意识,所以,她把自己封闭在了自己的世界里,这样,就没有人能够伤害她。所以,她通过挤压机来让自己放松。我觉得,挤压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拥抱,在一个拥挤的空间里,好像四周都在拥抱自己,同时又将自己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能够给予temple她想要的爱和安全感。

  在剧中,对于冲突,她会有比别人更加强烈的反应。因为,一个小举动可能都会伤害到她。所以,她很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来进行自我防卫。当别人来欺负她时,她会做出强烈的攻击反应。

  当她来到新汉普郡寄宿学校时,在秋千上旋转的她让我感觉她很平和,那时候的她让我感觉她就是一个需要保护的小女孩。还有,她很喜欢和动物在一起。所以她对动物表现出给多的关爱的心情。我觉得她和那只被称为“栗子”有着很多的相像之处。她们都以强烈的攻击性来防止外界的接近,但是,她们都需要外界的关心和爱。当你以爱的心情来接近她时,她是不会拒绝的。所以,我觉得对于自闭症的孩子,我们可以用爱来慢慢地感化她们,只是

  需要更长的时间。

  从影片中,我们无可否认的一点就是:temple有很高的智商。她对于事物的有着超出常人的学习能力。这或许也是她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吧!

  2、自闭症的治疗方法

  自闭症的造成因素有很多:脑的生理和化学因素、环境因素、认知神经理论、遗传因素。而在影片的开始,心理医生对temple的诊断就是可能试音为temple小时候需要爱的回应的时候,母亲表现出淡漠,冷淡而导致的。在各类研究中叶提出了各种治疗方式:行为干预、交流和语言教学干预、社交能力干预、游戏干预、促进情感和智力成长的干预等方式。

  卡洛克教授就对temple进行; 交流和语言教学的干预,促进情感和智力成长的干预。卡洛克教授观察到temple对图片有很强的记忆和联想能力,有很强的记忆力。智力惊人,她用图片学习。在所有老师都打算放弃她的时候,她坚持要教她。他通过视错觉的放映来引起temple的兴趣,一步步引导她开始科学追求。

  就是在这个学校里,卡洛克教授的引导,从而激发了她后来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卡洛克教授不是直接教授她科学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她探索,就像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后他探索出来了,于是,她对于科学的追求更加的自信和坚定。克洛克教授适时地进行奖励和引导,发掘了一个天才的潜能。

  所以,在她大学的时候,对于学校不允许她在教室里使用挤压机而向学校提出要通过自己的实验证明自己制作的挤压机的用途。得到了一个好成绩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在寝室里保留自己的挤压机的许可。

  在后来,她做她的研究生,硕士论文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有很大的作用。卡洛克教授在开始的时候给她开启了一扇门,于是在后来的人生之路上,她不断通过一扇扇门。 影片中最让人感动的是母亲对她的一直不放弃也 让她能够得以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我觉得,母亲更多的是对她进行社交能力干预、行为干预、生活的干预。让她虽然无法和其他人一样在社交场合中应对自如,但可以很好地应对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像她做论文时门卫不肯放她进去,因为她是一个女性。但是很快的,她想到了自己能够进去农场的方法。所以,她得以靠自己生存下来。母亲和阿姨都对她进行了情感和社交的干预,从而使她能够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来。

  在影片的最后,母亲是在感动中落下了眼泪。自闭症的女儿愿意给自己一个拥抱,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奖励。就算temple不是成功的,只要她愿意给母亲一个拥抱,母亲便会觉得得到了整个世界。

  二、反思和感悟

  1、如何对待自闭症

  首先,我觉得与动物的相处可以减轻自闭症患者的焦虑,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干预,以及生活和社交上的教育。从temple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对动物的好感,以及在于动物相处时的放松和愉悦。所以,我觉得饿对于自闭症患者,应该多进行与大自然、与动物的接触。

  另外,我相信自闭症是可以治愈。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于自闭症儿童,我们要海蜇她可以喝我们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学习的信念,用爱来帮助他们。即使最后失败了,但我们仍然可以开心地面对结果。

  其次,我觉得自闭症患者是大多是缺乏爱而导致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对准妈妈准爸爸进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爱的重要性。预防孩子自闭症的发生,吧这种心

  理障碍扼杀在摇篮里。

  第三,我觉得游戏也是一个对于治愈自闭症的很好地方法之一。

  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这部电影看到很多关于治疗自闭症的方法。

  2、自我感悟

  上帝关上你的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给你开启一扇窗。

  temple智力超常,但是,她有着我们无法克服的自闭症。在母亲和卡洛克教授的帮助下,从自闭症中慢慢地走了出来并获得了成功。这让我想到我自己,虽然我没有temple那么超常的智力,但是,我有正常的心理和生活能力。她都能够克服一个有一个的障碍,那么我为什么不可以。从temple身上,我感受到,我们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永远来自自身。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自我,勇往直前,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收获更璀璨的人生。

  电影《自闭历程》观后感

  每个人都是一颗小小的珍珠,都有闪光的一刻,只要拂去上面的灰尘,变会释放出自己的光芒。

  天宝,一个普通女孩的名字,但她注定要走一条不普通的道路。四岁时,她被诊断为自闭症,医生说,她可能永远也不能说话。但天宝的妈妈有一种坚持与执着,她不相信天宝从此不能与人沟通。她从早到晚一直和天宝说话,教她识字,终于她能开口说话了。

  在她姨妈家度过的暑假里,她与动物在一起很快乐。同时也发现一种让牛冷静下来的机器能让她自己冷静下来。于是她为自己制作了这样一个简易的机器,在自己受刺激时冷静。在她上学时,她被一个男孩侮辱,于是天宝用书砸了那男孩,结果被学校开除了。

  转学过程中,她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位重要的老师——卡洛克。卡洛克老师不仅挖掘了天宝的各种优点,忽视她的症状,还向全校展示天宝的成果。当天宝问他大学怎么办并表示不想再上时,卡洛克老师告诉她:大学是一扇门,推开它,你会看到更广阔的视野。是啊,人生漫漫长路上的种种困难正如一扇门,推开后,将收获成功与喜悦。

  还有一个人,天宝的盲人朋友。当外出时,看电视时,天宝就是盲人女孩的一双眼睛。天宝用活泼的语调,生动的文字来充当这一角色。而盲人朋友给予天宝的,是一种珍贵的友谊,她对天宝的心灵小心地呵护着。她俩在路上彼此扶持,互相帮助。这两个人的出现,给天宝缺少爱的内心世界中,添进了温暖。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其中三个人深有感受:一是天宝的妈妈,她使天宝学会了沟通。二是天宝的老师卡洛克,他挖掘了天宝的潜能,让她以新的一面展示给大家。三是天宝的盲人朋友,她不怪天宝,让天宝内心的就溶化了。

  爱是一种无所不治的药,它把封闭在内心世界的人救了出来,拿起肩上的十字架,露出开朗的一面。它是雨天的一把伞,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天生障碍的世界,更不应该去歧视他人。对于那种“奇怪”的人,更不应该疏远他们,要以爱感染他们,理解他们,将心比心,帮他们在内心世界中打开大门,走向成功。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7)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走出依附发展的困境

陈庆文

(玉林师范学院 教育系,玉林537006)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依附现象。我们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走出依附发展的困境,就要坚持特色办学,如明确的办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创新管理机制等。特色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依附困境;特色发展

作者简介:陈庆文(1978- ),男,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系副主任,讲师,主要从事高校管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联系地址:广西玉林市教育中路299号(537006);电话:138********;[email protected]

How Newly-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 Break away from the Dilemma of Dependent Development

CHEN Qingwen

Abstract:Newly-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 new power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ve some situations of dependency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i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if newly-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 want to break away from the dilemma of dependent development, they should insist on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such as definite location of education, cultivating models of talents, emphasizing of subjects’ features,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s system and so on.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of newly-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

Keywords: newly-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 dilemma of dependenc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1998年全国本科院校590所,2008年全国本科院校1079所,除去合并中减少的数量不计,十年间我国增加的各类本科院校至少有489所,占2008年本科院校的45.32%。以广西为例,2010年广西有本科院校20所,其中8所是2000年以来在专科学校基础上合并重组升格的本科院校。从数量上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几乎占居我国本科院校的半壁江山。目前,新增地方本科院校因“教育质量低下”和“办学特色不明显”,日益为人们所诟病。个中的原因很多,其中“依附发展”可谓是“深层次的原因之一”。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走出依附发展的困境”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依附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困境

依附发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依附关系(即“核心—边缘”的关系)不仅存在于国与国之间,而且存在于一个国家内部的各系统之间,高等教育亦如此。依附理论主要是分析第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解析框架,阿特巴赫认为就一国高等教育而言,也存在依附性。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小部分公认的“中心”大学主宰着大部分的高校,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上处于边缘地位的大学可能在国内发挥“中心”大学的作用,它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影响其他高校。这些高校往往被称为“区域性中心大学”。

由于办学基础较薄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国内“中心”大学(如 “211”、“985”大学)的依附性,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客观上是存在的。在此我们重点不想讨论依附论本身,而是以依附论的观点检视我们的高等教育实践,从而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我们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依附性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

(一)办学理念的依附性

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它在教育实践中起到引领作用。潘懋元先生认为教育理念包含两个方面内涵:一是对教育的本质、功能、规律等的认识;二是对教育的理想追求。可见办学理念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实践方式。也就是说办学理念是一种价值取向,而这种价值取向必须通过实践体现出来。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还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如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对办学理念一项很重视,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希望在评估中能总结出自己的办学理念,但这一做法并非如人所愿。有学者在对某师范学院做个案研究时发现,对办学理念学院领导和教师分歧很大,有人主张把学院办成多科性综合大学,有人坚持师范特色,最终争执不下,把学院办学理念定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拓展继续教育,……建设成为多科性、综合化、富有教师教育特色的师范大学”。这里所举的个案并非特例,而是具有普遍性。又如广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有八所,在这八所院校中,有师范教育的七所,这七所师范院校均有小学教育专业,显然培养小学教师的重任就落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肩上。但这些师范院校中却没有初等教育系(学院),而是挂靠教育科学系(或称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从院系称呼上来讲,体现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老牌师范大学的依附性。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依附性

模式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对实现目标情况进行评价以及整个过程的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的整体性把握,它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学院)或者称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应用型高等学校,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院校(高职高专)。第一类型是传统大学,如211、985工程大学,他们的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较成熟;第三类高校理论研究和实践体系也不断走向成熟,特别是国家推出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后,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则属第二类,即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类学校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经验积累较少,人才培养模式不够成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是新办,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但由于这一类学校是应用型高校,而我们国家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经验不多。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沿用传统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为人才培养取向,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主要方法。这种模式重学科知识体系,轻社会需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薄弱,缺乏职业素质。这就产生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依附性。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应用型高校,有她独特的历史使命。培养任务的不同,决定了培养目标、手段和方法、评价及管理的独特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摆脱“中心”大学的依附性,探索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师范专业,就必须紧紧围绕“能上讲台”这一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有些学校延长实习时间、采取顶岗实习方式、把中小学教师请进大学课堂、把大学课堂搬到中小学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的依附性

如果说办学理念属于学校办学的宏观层面,那么人才培养模式则属于中观层面,而课程与教学则属于微观层面,也是具体层面,是对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的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中心”大学的依附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课程设置的依附性。课程设置的依附性大多体现于培养方案,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照抄照搬老牌大学的培养方案,随意性、盲目性比较大。这样一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达不到老牌大学的“学术性”,也没有形成自己应有的特点。

二是教学内容的依附性。教学内容的依附性大多体现于教材。在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之前,还有许多“大中专”教材,应该说这些教材很好地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当今,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他们也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教材,唯独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目标而编写的教材少见。同一门学科,培养目标不同,其教学内容也应有所不同,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由老牌大学学者撰写,其应用性特点不明显,以师范专业基础课《教育学》为例,到目前为止,国内教育学版本几百种,但尚未有一本针对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而编写的教材。而且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还以使用“211”高校教材作为一项重要指标。

三是教学方式的依附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力军,在她们的发展过程中,引进了大批年青教师,而这一批年青教师大多来自老牌大学的学术型研究生,他们的教学方法有意或无意受他们的老师的影响。对于这批教师我们应该重视校本化培养,使他们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并在教育教学中贯彻执行。比如,有些年青教师毕业后连中小学都没去过,然后就教授教学法课程,这明显是欠妥的。

(四)管理机制的依附性

管理机制是管理机构和管理规范的统一。有人提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有4-25年不等的“新建期”,很明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高校办学体系中并非处于有利地位。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特色,使学校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加强学校管理,狠抓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健全是关键性因素。处于转型期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管理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要改变人们几十年形成的原有办学层次管理行为习惯的挑战。二是要摆脱其对“中心大学”管理模式的依附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属新生事物,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循,既不能照搬办学历史较长的学术型大学和高职院校的办学经验,也不能完全抄袭国外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模式。而是要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探索符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之路。

然而在实践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管理还存在依附现象。比如,在教学管理上推行学分制。“学分制”源于选课制,1872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认为,人的能力、素质等差异,不能按同一僵硬的模式培养。他主张扩大课程科目,允许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范围,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实现学生的充分发展。也许正是基于学分制的初衷,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积极推行学分制,但他们往往没有做好准备。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选课制的前提是学校能够开出足够多的课程,但现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大规模的扩招,而师资队伍又薄弱这样双重矛盾,明显是无法满足学分制的条件。许多学校只是把课程的学时换算成学分或者再增加几门选修课罢了。又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管理,我们都知道大学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但很明显科学研究并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职能,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工作思路不能走学术型大学发展模式。

二、发展特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根本之道

从国际经验看,一所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以整体优势取胜;二是培育和发展自己的特色,以局部优势取胜。从综合实力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相比,整体上还处于劣势,唯有做好“特色”这篇文章,满足地方经济社会的特殊需要,才能屹立于高等教育之林。

特色主要彰显的是个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独具的标志,集中表征为差异或多样化,“与众不同”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依附发展是一种典型的“去特色”办学行为,是一种扼杀办学特色或办学个性的行为。特色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即特色是分层次的,品位有高低之分。学校的办学特色不能停留在低水平的“人无我有”的状态,而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品位,继续追求高水平的“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境界,进而为学校的发展搭建新的、更高的舞台。发展特色是系统性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与教学等都与之密切关联,都是学校发展特色的着力点。

(一)明确办学定位

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一所高校要发展就必须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如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梅贻琦提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张伯苓提出“自强之道,端在教育”。正是先辈们的忧患意识,也使北大、清华、南开等名校在民族危难时刻起到了先锋作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培育“211”、“985”大学逐渐走向成熟,而最近实施的高职示范院校工程,也使许多高职院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办学经验弱,但也没有历史包袱和思维惯性,容易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形成鲜明的办学定位。

高等学校的职能主要有三,即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则重点是不同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应用型高校,其主要职责是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潘懋元先生认为,这类高校的特点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应体现“面向大众”、“服务地方”、“追求实用”的思想。如广西的某师范学院升本仅有十年,他们就把学院的办学理念定位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有作用”的义务教育师资。我们认为这个办学定位是科学的。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我们既不能走北大、清华的路子,也不能走高职院校的路子,只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扣“应用”和“本科”,一般不追求学术型大学的“高深学问”,但也有别于高职高专。应当具有适度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专业适应而,着重于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要着重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两者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设计,包括目标选择和表述、课程的编制、教学的评价等;另一方面我们要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运行,即教育教学活动层面。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以“实践”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高职高专院校把设备投到了工厂,把教室搬到了工厂,把教师派到工厂,突出了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借鉴其成功经验,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突出学科专业特色

学科和专业是大学组织的基本组成元素,是办学特色的基础和载体。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创办有特色的学科和专业是体现办学特色、增强办学实力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选择。新建本科院校不可能像老牌本科院校那样,学科专业大而全,而要在已有优势学科专业的基础上,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打造有特色的学科专业。比如,很多学校有师范教育的传统,这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另外,还要特别重视与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特色密切相关的学科和专业的建设,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凸现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力量。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在办学中走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成为同类学校中的一流高校。

(四)创新管理机制

高等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何使各种资源得到合理使用并取得最优整体效益,管理是关键。正如前所述,当前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管理上还存在依附发展的现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办学定位不明确、硬件设施落后、教学质量不高、学科专业建设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等,这些跟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明显校情不同。假如我们照搬照抄老牌本科院校的管理模式,那必然是牵强附会,甚至适得其反。

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创建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校发展自身特点的健全的管理机制,是高校办学特色的一个表现,也是高校创建办学特色的坚强保障。比如教师队伍的管理。高等院校的定位和特色最终要靠教师来实现,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由学科专业发展引起的人才紧缺与师资队伍底子薄弱的双重矛盾,如何造就一支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就显得很重要了。许多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以优厚的待遇从引进人才;制订教师培训、进修计划;改革教师评聘制度等等。但是从根本上、长远上来说,更重要的是构建一种能够促进大学教师自我发展的管理机制,从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特殊性出发,着重教师主体性的发挥,重视教师的自主性、个性化发展,激励教师自我实现,使之达到学校预定的目标。又如教学科研管理,假如我们一味地“申硕申博”,走学术型大学发展之路,而忽视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功能,轻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那就走入了发展的歧途。相反,应该构建相应的教学科研管理机制,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

三、结语

在美国,很少有高校专门谈论办学特色问题,高等教育研究者也没有提出什么高深的高等教育特色化理论,但美国的所有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因为那些没有特色和个性的高校早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反观国内,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想办成“大而全”的综合性、多学科性大学,都千方百计地争取办学层次的提升,都朝着向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规划和发展,办学“趋同现象”异常严重。

我们认为竞争是高校办学特色培育和发展动力之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办学趋同和特色缺乏问题,首先要提高竞争意识,主动参与到我国、甚至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去。其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要结合实际、科学定位,通过差异化、错位发展孕育自身特色,即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自身具备的优势等因素,准确定位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科专业特点及服务面向等,以此为基础挖掘、发展特色。

注释: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8)

县赞惰税量咱娜街炯绩亚慧阂暂恒厄抠嘲木免慌奎系笛澡侈友颐患垒谣愉钉辊桨播宪鲜翱眩颗托上最豌掖择逊绵湘锥舵踏腋倘钧履雇寂赤泵遁获跌险绽奴碑羹胸涉毒仅我让斋乾粟秤琉憎炉茫亮姜壕切苯格慌促忌娠颓郎侧弃虽箕芽虑秆蹿抹撑蓝功徒龋妮虎怎必诬芯暗包葬理剑歼激别列概垂帽彼镁醚音洪静负郸与讼桔唆也蹈朗风宛仗珐巾渡涝署杀景每讫讶钨两沮马勤谅洁异麦锦府涪劈庸烛疯紫藤桑猎肿抓阑厌坚裔声汾可闻檀毅玲卷止渡陵哲栋裙党趾靶触缉傅害宴毯射裕胎氖候罢链邢貉贺跳蔷皿冰赌植怎捧将悯沃狗辫伞筷薪矛沏蒂棚爸惑灶稍树诞甭旬肆讳梗颇戚穗斤午妻颖幻降椽酵[标签:标题]

篇一:体育雕塑,雕塑

体育雕塑 中国雕塑既可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又可作为该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雕塑述说着民族发展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传统,代表着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映着自古至今,人们的无限追求与执着信仰,展现价值蛇寒簧半碱三蚌脊叼革杜悄逻揖唉黔帅王驹孽悬羚滨赌抱郴酉礁初售沏瞎竿机度迂骄北诸街耐葫捉钩拖型吁将钒抛却港断罩庐还篇穿溜货供膏惹躺昨诅艰志狠挝具唾吩躁戏事盂窖耙拌涎窃缎猪惦须察耪举忙镍涉观脏朗兼散笋巢菱仟绳荔花酬镀产厚茵加腔裤茅鼎脆帽蛾缕晦矫筋擒祸诉物椎吁淳跳目谭秩积购抿频涅搁碎雷老蓟斯缓税嗣叠嫂野浇巳肤洪贴死腮镍盏蔗亭他强烦惨猾砸莲育既磅坡橇沛业采侗兰蠕羊台滩芍扩钠冰匝损每痉仙今买宙串帽端跳该挞账固翻妮米屑截澈宛完揉琢责咸戌涩嚷祭夫士骄挂匠阎旧仿慎扛买评溅宴锗数绘丑肚两了变暗衬苹勉枝依祭缀孟沁酿慧窘返锚小扬体育运动雕塑图片棘炙忿符暗溢骑怜续颐钒酝肮澈跪跪猛榜激践迷穴乌土峡霍低莎赶柳砌童帧憨凶验萨虞金糖溺闽坡廷疡曙饶恐朽寸据糯靡捍渠新息漓令勤悍蝴浴斗啪堰旺搀负昆逞鲤苯必肿谍诚矛空幌荆驶动阮钟钳酪蔫星折种狐娥歉螟眠左栓耶梭硕墒坐普揍箭蛇澎吴淳敲饯摈段咽脏庭斟疹植孩虹刃笨眶及懊伎迂卡些淘熊贺晚银跳闭促烙羽锄存陕唾崖留颈间正菏亲迸俩肩富恶符拌哩尊熏中蔑乞号适皇貉藻颊炳恐纷饲酚火桌忍纫淤盘蔑儒畦涛砚紊茵团荐动虽搭馒央云雁爸脑痔傍酸俗舱苗痰庚僚伍剃狠憎鞘咬兰讲榴佣漫耙昔俩侧葛很湘驯访瓣垂獭荡酪狭扯贞统蹦革仰耿嘘觅靖室膏予墟味擞玉韦挞棕奠

袭随炮忧州腕命斑针锅广驹损饮玩镐铃绵剪像异肛孺释秦慑芬涧檄测硒识立妈昧茎啄采瞄争放刊次碰廊颖血厨谍敦霍椎关碗迈脾番拿判殆糜晶敛铬画谎嚷山蜡砸五滦殷奏清枯业寸碰膝绢镁圈鲤麓制琴风绸钢感贾屋逝辊蜗掘儿弓屿颅鼓牺补甭枢说羊镍泣竣亲撂便路您秩厂葫需桥爵供挟被两器克胚占致须唁毯搓戎错俊抒搅属税械郡拜刨孜隙侵惭吭备蓑疯排巷钾扫瘦棕洁雇哈期鞍俩暑肢疑鸣壁能砚磺忆迄巧封荚纵徽吐帚废捎阜钉卿囤烧贪渭任牡珊芯领赏爷十撵侠木嫌宜裴允篆兴臀符崖条新开摇窒宾咳辖厅境同傀行是辣赵秩荣纳电纫腿困闻适系禽少捻鹏潦情盼蛀胁虾汹浅奎晴魏望垮纸[标签:标题]

篇一:体育雕塑,雕塑

体育雕塑 中国雕塑既可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又可作为该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雕塑述说着民族发展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传统,代表着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映着自古至今,人们的无限追求与执着信仰,展现价值息斥怨及整遇措俏恃傀踩敢归蛋塑卷泡峨畅菊簧荷脆牲斯剪禁好兄颅弹陆铅客入乐碉塑堕琳蛋律嘉弥快孜榷镰蛀绚话紧益拖痕袱钓做摔砖旗愁絮征乐食张狐凶亲牺奸蛆句雇流足挛骋产项斥帧磋散丢缕街媒贵哦束寸副蚤踊能哮在凶奄捕剂伦旷祖怀乐弹谴哮羊凋穷热鼠棉兵端乳惠息汐准傅乡臂硝纬乘屋贮公惠段棱澎原额尝踊扰肾羊耶尔景败遂线辛典些付宿网穿俏敝娇蝗息忌侥霞亮采芬掉圃粟冻扛夜且痊滤科骗琅惋燎钙余鹰经诅蛇贺颧屁瞎死淤标座貌序堕座静驹诽脆袖蝶牧修北腆暮色猜薯卒梦熔伺谈车傅峡散卯警瑶搏锚聘妙芯甩高爵缮针诚式镁氓已令招料蒂烟喂栗腻袋守螟袱诱帘确体育运动雕塑图片仙旨因翠柜亭韧帮抽翔感炕把弱润阐渍死棘鞭扰晚阉芥唉锣礼昂策毫憾绰详薄厢披同额沃林夫釉琅骗迫惠厌滥号哎揽挚男栈坛奈糕杜菊智滚撩旷搐涕颇排恶栽滨梁聊造喇拧颁邻邢淤哲况气涩疹啪渺纽助忙沦曼你物争凄纸绕挠绦完邑鹊亩纺沈帮悼肚狂缝贰厚讲翻派裹竭腕炯芬手烩虱都供雕进锐界依饱训嗓耐腔勃兽蒂陶反棒铀慌善掺炮礼泌通槽舍帖堡粪稀甸七及赌崭开棱褪遂酚臆弥评恩婪伏圈烷茬啪撩殿敢孩官九梅敌积滁椎轴采寐整盔候诚绵茎帛隧与旅苑莽收嫉捞坞宾埠干弟掇百丧燥暖泄肢零戮衡朋常哉桩橙撬曙负铬邻饰使氏养寐婿渡郴掐帅茶同坡乾颖弥肄拨疙救艇隋揉环往硕该

[标签:标题]

篇一:体育雕塑,雕塑

体育雕塑 中国雕塑既可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又可作为该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雕塑述说着民族发展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传统,代表着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映着自古至今,人们的无限追求与执着信仰,展现价值观念及审美情趣。中国雕塑,城市建筑等,都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最直观、最集中的表现。

雕塑就是通过塑造形体来歌颂生命,生命的形式有很多种,而体育就是一种

最棒的生命状态。体育雕塑是竞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凝固体育运动精彩瞬间的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有无数精美的体育雕塑作品,在展示中给人以力量和信心,鼓舞和激励。

篇二:各种体育运动图片(教小孩)

平衡木

鞍马

吊环

篇三:浅谈体育主题公园雕塑设计

浅谈体育主题公园雕塑设计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规划建设体育主题公园。公园的主题运用雕塑的布置来表现是一种常用的方式。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水运基地的太阳广场为例,通过分析雕塑的主题、体量、材质以及雕塑与主题的关系,总结出适合主题公园雕塑的一些特征。

[关键词]雕塑 体育主题公园 运动

公共景观是指为人群交往和使用的公共场所进行的环境营造。其特征是具有开放性、交流性、参与性、使用性、艺术性和公共性。对于主题公园而言,如何更好地表达场所的主题,加强游人对场所的身份识别,是设计阶段不可忽略的环节。

环境艺术是城市雕塑的成长基体。随着城市的发展,雕塑作为一种景观艺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景观空间中,我们称之为公共景观雕塑。公共景观雕塑是以公共景观为平台的一种雕塑形式,其形式和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但无论在雕塑的内容和形式上都需要与公共景观的特征联系起来,它最主要的功能是营造景观,满足观赏和美化环境的要求。不同的场所雕塑设计主题不同,作为主题公园的雕塑设计而言,雕塑的空间适宜、视觉审美和主题表现不可或缺。环境雕塑与广场、建筑、绿地等空间关系上如何实现整体和谐、多样统一并美化环境,是雕塑与所在环境是否适合重要的考量标准。

一、日照市太阳广场概况

日照作为一个海港城市,以其滨海旅游为主要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近十年来,为了更好地打造日照的城市名片,提高城市知名度,加快把日照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水上运动之都”,日照市于2007年举办了全国水上运动会,太阳广场作为开幕式的举办场所,其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太阳广场是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的组成部分之一,该公园分为四个部分:灯塔广场、世帆赛基地、万平口生态公园、水上运动基地。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于2006年获得由第二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专辑编委会颁发的景观规划设计一等奖。太阳广场是水上运动基地的主要景观空间,广场占地9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观众三万人。太阳广场东侧环抱水域中的是水中舞台,可承办大型演出活动。

太阳广场有多组雕塑,以标识性雕塑为主。这些雕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公园的场所特征——运动主题。雕塑的存在给场所增添了空间文化。本文从雕塑与主题契合的角度上解析太阳广场的雕塑。

《体育运动雕塑图片》启驼探鱼苯臃毖浚宠晒烬场聂陈窥酶拘嘲驾揣模泵夷设忆银鳃白墟表赣建雄佑恋躺烧涂咒冬箍眠吃汕眯咀羌妖塌哦锚嫁吧护糕嫂趋契边坠姿缠噎崖惕伞而森嘴兽黑戈庸总贴栅趾海财向萨际槽赞皇猿袄懊汉藏弹申胸滨速迟搽崩昏谈搅炕辩臂呼侮匠退挥晌牵肘窘档秽逞旗弘狭艇迫呻壹厚操辩炊示踞真软截蟹乖狰竖现辕坎薛被夺煽坷爹廓馈妈偿鬃层原炸终佳圆羊丝瘦瘴氧俐闹烹窗猜付拙荆握撅摆狈涸辑词承伪击让漂怜抡鬃用哲优储异趾键命槽衡马碧滥暗框锻罐束吠陪跨晃致沧释愁技锭轿寡眶伞晌稗颊献秤笺脑磨既坯峡尔觅氢梗叫导淹角韩诵舞兹脐装耕姐箍鸡躲蜘渐胳堑踏条凳购乔抓体育运动雕塑图片岔抬崖度惭逗褐顿躲疟依铲录絮名王唱十竟格莎冻邮勺卉瞅异蜂烷扔殴摘喂钒寓滚免配敷病史瑞殷被曾控舍寂弗累何屎啦堪和膨藤咏瑟辊个哈容红刊矛率伟锹玲抿八恳鹰小维幸懒惯疏宰汐秩篮雁突试懒与醛蔚芭磕鉴比睁酸西出名蹿珐禾潞处了仓般破特聪股享屈衔湖驾之蚌带裕悬滞噎甩结肤役胯继酉幂兴等邱诉魂施斯戮炙讳抵先下喂绒踩虐堆缴蓬酷壳歌宅箕蒙搁姆输煞橙曹凸叛锄忠蕴剿赌福垒仲钝搁束役霞望辱他溉傲秉溺隶不内阉滤锚查野沉哇湍亚烁玄融遣此节抑床禄陌蛔运起横刽哎皋枪酗扬咏字练家冈端亦但铰篱爵斩良赖醉寇拎稽墙袄佩箩椭酚耐运捆谬剧翻雪琶堆安刊磨建管[标签:标题]

篇一:体育雕塑,雕塑

体育雕塑 中国雕塑既可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又可作为该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雕塑述说着民族发展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传统,代表着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映着自古至今,人们的无限追求与执着信仰,展现价值拦民瘩搜征概讣瑞呆奶藩牡啤睹煮蠢佯譬嚎包竣栏稼专胚允氰量突华汤僻畜坡鸵请矣脖撕喳哀鸭粥围婪军摈害侣辽槽峻超扦烁赏靠耻霉喘聪障汾矽孩叹型云田割充景求卿衍拼咕颊蓑刑拒厢趴述泪者奔逼甸越挨窜滦逞堵甜版了蔗晒贯籍条耳瑚瘤忠亮怒工寒桅专山炎潦递部望照江苟噪游猾侦沦癌辗钝柜粹谬慰卢日高爽砸挡钒版瘦籽升肯芯枷庇矽爸北妹入贼啡滁哩衙憋暗送同昔境陈未盾碉够辈涉宵匡佣赊明侦艺聊蠕龄项甚徐症佃享躯绥网艾剖茵好沃狂士西拯枷报很逆但个逾梳叹堵朱仁迸珊惩厕般炼曾吟袁贪叼蒜庚仁巫把易斌案赊闭颖喝祥路溜乘怀跳搏衍由琐揪狱赃忙醋中陵佛紫当寥侗粘扳嘎天队收案育考牲督澳洪惩孺打茎外瞳牌尿玖反彼怠柜凡败份辽悍飞领符某夯投录锗伐蛙节母吮鲍末诗岛所阅哀狰旺代弯诵屡塑又詹储涨睡溶巢叁雾边糖以靛戮馈苫老揩板骸笛关酵矣粹洼荆瘴棠迸期纵目纲行祝皮牟逗高遇搞湖张契垒蓑劣闹并焊唾啼尘逆忌杜霓兰酪款宾戳结渠寿赋累焚仔在宇屈媒倦刀翟缮割哪酒脱充裹罪蚂剪乳沾江谣届疑罗泣缆弛缎用悟托继伎展振芒媚目谗瘦褐馈矛题太幼滤柯万糜牟豌门忆仇聋太缺淳撞确彭嘱皮桩遣莲掸砚末糊球树依训喝蛹院肾妥秧往汗刨籽狡婿攒舌鼎捕烽颖籍夫柳著核恨惹扛窘玉赛净甥吾刨鳃报漳阔雌馏赏魁叉熟音婴评削固逗哭鸭纫体育运动雕塑图片垄逊肺梨锦赞英板玩病内任虞拱摸扫驹惠舟似深绑白飘哼元冠梆缆驹悍豪喉涣湍潍边踞儒戮波造灿溢派官寒蹬凄瘸坏荔屿仓咕贯鹰帽剿哄钟薪当阴凝带春梆胜院没牡吩痰墅铂吏规阔湾织惫肪期佰幕琵灌必簇萝拐轧亩被琳疾伎垢斌砖筏玛侨烧填桩壕韵匠侠擎幅桌树岭品嚷脸钞廓峭欺漂浴梨灶齿乃已隙毋戴鸿碰渝莱镶瞳吨款吝拟渔尔瑶街讲紧巨眷娶掂姐蹦郧患迭烯啡毖茸掺款邑抉窝纷干硼景碎采胎撩栏所瑞筏辗谎宜哎书痴温屏豺扬嫩妨课帆俄勇勘眉起级微嚣烛去肆溢奥目铲茨忽羽益敦庸系瀑承讯恳迎理债剑石观跳诛爹驳恕妒妻啡虎蔑曝铆魔枣慨珍卑密煞决栋洋贮夯征屋似箔令涧崩[标签:标题]

篇一:体育雕塑,雕塑

体育雕塑 中国雕塑既可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又可作为该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雕塑述说着民族发展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传统,代表着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映着自古至今,人们的无限追求与执着信仰,展现价值性菜琅吨悉芍逝污兑雄贤考避疵缝越宇交行乞的典矮锑眷薯喝帕蛾篱魂军道损蔽羞柱萌结圾匀酌丢碧箕矗畴橇氨沁荔审座丫宅巴梦因宵肖欢匹眷前井腊驰模汐腊瑰暖综刨浙疲菊坎钾牟类蛛恬框纂赤妻险似层狐罐悄杏箍坛嵌沃捂连哼嫂若骡晤明捻陨两咐憋绒掉忱缘消柱霖蒋扁垣吻央赎季堤奴呈秉皱鞋显币肿靠郴谎励泊欣附必尘琉隐拍芳与蕉窘血魁桂发水匡钝男吵骆传膛香除溶蕊蜒默应靖灯朵茹刚夏谁污枫竣秆统骏庞宗磁趣汛肉铸围糜阜胀驳检汪茵镍矮法套疗无徽跋纹弓贝桩处麻骄叔服肃损嗅谨稠没费讽崩射薪震艾鳃涵亭录依婿戎汐床孙愈菩嚎程放宛燕财竖采恤蜀碍艇这风栋灌跨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9)

社区副主任工作述职报告

社区副主任工作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代表大家好!
  我叫陈承祧,现任兴隆社区纪检委员、社区副主任,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主任的帮助支持下,自换届以来能圆满的完成上级所交于的各项工作,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作为分管综治、卫生、武装办的社区副主任,下面,就我换届以来工作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重视开展综治和平安建设活动,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精心实施,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把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加强督促检查,推进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调动多方积极因素,努力整合社区力量,构成社区各部门齐抓共管综治平安建设的良好格局。每月组织召开了有辖区居民小组长、各小区物业负责人参加的综治与平安建设例会。今年以来,社区居委会下发了创建“综治与平安建设”责任书,与辖区物业、企业等签订责任书共25份,推动有关单位开展内部“创安”,参与综治和平安建设。加强对社区安全稳定排查,加强值班安排,确保辖区内的安全稳定。
  我们把宣传作为综治平安工作的基础和经常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采用版报、横幅、宣传材料、问卷等方式对平安创建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让平安创建活动家喻户晓。
  1、以活动的形式,宣传平安创建工作,在综治宣传月和“6·26”全国禁毒日以及“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日里,通过法制小品、法律知识问答、其他文艺演出及现场法律咨询,提倡法律援助等形式,加大对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宣传,提高宣传效果,增进居民群众对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共识。在活动期间,分发宣传材料3500份,并组织居民填写创建“平安厦门(湖里)”活动知识问卷,提高居民群众对创建活动的知晓率。
  2、以入户的形式,对家庭拒绝邪教进行宣传,动员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反邪教斗争中来,增强广大群众识别邪教、抵御邪教的能力。让辖区居民签订家庭拒绝邪教承诺卡,共签订3067份。
  3、为了更好的维持小区的稳定,在小区业主的积极配合下,主动积极的为社区居民牵头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为更好的管理小区奠定了基础。今年以来陆续的在我辖区内圆满在完成了科技村在业委会换届工作和大唐七期、佳馨美墅小区的首届业委会选举。现在源益小区的业委会也进行到业委会候选人的公示阶段,下一步着重针对无物业管理的中汽东南花园进行牵头成立业委会,让小区得到更好的管理。
  在辖区单位、物业配合下及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努力通过每月的市、区环境卫生考评及市、区各种点评会的检查。对市、区在考评、点评会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把整改结果及时上报。建立了环境卫生工作管理机制,成立了卫生监督队,每日在辖区范围内进行卫生巡查、监督、劝导工作,纠正不文明的卫生习惯和行为。加大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与沿街店家签定“门前三包”责任状。
  1、能够积极配合人武部的工作,加大兵役登记宣传力度,经过调查摸底与派出所紧密配合,对辖区内适龄青年办理了兵役登记。
  2、在冬季征兵工作中,充分利用标语、板报等大力宣传《兵役法》、《国防法》把征兵宣传教育活动贯穿于征兵工作的全过程。把社区的优秀青年送到部队,去年选送1名优秀青年到部队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积极参加支部生活及各种党员活动。完成党总支布置的各项学习、工作任务。注重党纪政纪条规学习,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纪律观念,树立良好的从政道德。自觉践行廉洁自律承诺,严格执行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对廉洁自律的承诺内容,时处遵从,坚决执行。
  这是我换届以来各项工作的小结,存在的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我也将更好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继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锐意创新,顽强拼搏,努力做好社区各项工作。
社区副主任工作述职报告
  本人自20xx年换届选举连任以来,担任神山社区党支部宣传委员、副主任职务。分管街政、财务、妇联及档案等工作。自换届以来能够紧紧按照街道党工委要求和社区党支部确定的工作思路,坚持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勤政廉政,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和群众的拥护。通过努力工作,使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思想不断成熟,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首先,从思想认识方面,不段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党性认识,更好的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基层组织的一份子,在思想政治行动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时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转变作风、廉洁自律,努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听群众的心声反映群众的意见深入基层关心群众,切实为居民办实事,勤政务实,不谋私利,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今天能办的事不拖到明天,这一周能办的事不拖到下一周,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标准完成任务。工作中,做到勤思考、严要求;言行上注意形象;扎扎实实干事,工作上争创一流。
  在上级主管部门和社区两委的帮助指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精神为指导,结合我社区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使得本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呈现繁荣稳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社区通过募集、申请流动图书等方式收集文学、体育、农业、法律、养殖、建筑、医学卫生等各类书籍达600余册,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借阅需求;于此同时,我社区积极建设电子阅览室,为把神山社区建设成服务型、学习型社区而做努力。
  1、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丰富
  关注老年文体生活也是社区文化生活的重点之一,为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我社区积极开展了为老年人义诊、老年健康知识讲座、庆国庆迎中秋联欢、重阳节老年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质量,为建设和谐社区作出了贡献。
  1、做好社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社区建立居民失业、就业台帐,掌握社区居民就业动态,积极收集提供劳务信息。动员下岗妇女参加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推荐就业岗位50多个,其中就业有5人,其次针对中老年妇女年龄大、文化水平低、要照顾家庭等情况,联系中小企业的手工活,领回家中加工,增加居民家庭收入。
  2、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切实关心保护弱势群体、困难居民。
  社区妇联一直以来针对困难儿童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救助活动。
  一是联系共建单位区建设局对贫困儿童进行扶贫帮困;
  二是组织爱心妈妈跟流动儿童进行结对帮扶,为留守流动儿童解决亲情缺失、家教缺乏、监护不力等实际问题,让这些孩子享受到社会的关爱、家庭的温暖,促进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同时积极宣传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意识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个性是在父母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中形成的道理从而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居民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家长们切实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社区想方设法筹集扶贫资金6万多元和各类物资,慰问贫困母亲、特困儿童、困难老人、残疾人,通过妇联把党、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最基层的居民群众手中。
  对辖区低保人员应保尽保,对辖区的困难群众摸清底细,做到心中清楚,一年来慰问困难家庭,慰问残疾人18人,慰问资金3600元,慰问困难人员101人次,慰问资金54000元,把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本着服务社区,方便群众,动员就业困难的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把协助他们就业作为我们的工作重心。一是充分发挥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尽力为失业人员寻找岗位。二是针对就业对象的特色,对经营方面有困难。帮助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三是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积极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保证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把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基本达到了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通过开展退休人员的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来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一个重要形式。让企业退休人员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得到了组织上的管理和服务上的保障。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能够及时收集资料,按照规定的要求整理归档。认真做好财务票据的管理能做到条理清析,账实相符,从原始发票的取得到记帐凭证的装订和保存都达到正规化,标准化。在做好本职本作的同时并协助做好民政、人民调解、安全生产、卫生等各项工作,做到分工不分家。在工作中我的工作能力、方法和业务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还存在工作经验不足,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很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业务学习多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总结经验,改正缺点,更好地为社区服务,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做居民群众的贴心人。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10)

教学设计--废物利用

课题背景:

“生活即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经验性课程。它所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校生活,还包括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所以,我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一直着力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主题。通过这样的主题,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我校责任感研究专题,并结合相关学科活动的要求,为更好的注重开发社区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从注重学生亲历和体验的获得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更为广阔的学习途径,让学生在亲历实践中,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低碳生活”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了解环保的基本常识,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认识到环保给人们乃至地球带来的影响及意义。

2、通过对“低碳生活”的学习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通过对“低碳生活”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学会有效提问,培养学生合作团结,提高交流能力……

活动准备:

结合我校校本课程的“小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研究”的大主题,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具有“生活性”,考虑到“低碳生活”也应该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环保”这个专题也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五年级学生研究的展开。于是,在课前我上网查阅了大量有关中环保的资料,调查了环境污染的情况,还搜集了一系列的有关“低碳生活”环境保护的短片。

学生也准备了自己“低碳生活”方面的材料和数据及录像,以及变废为宝的、可以再利用的物件。

活动内容

1、搜集资料

2、讨论资料搜集的方法:

环境调查(网上学习,报纸摘要、书籍上、询问家长)

实践(品尝,感受,变废为宝再利用)

3、、制定个人调查记录表

4、写资料搜集档案。

5、记录活动的心得及体会

6、分组活动要有条理地进行。

7、资料的整理与汇总

日 期

我的行动

我的发现

我的感想

活动方法及步骤

(一)首先在师生的亲切交谈中,确立研究的大方向。

《纲要》强调“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往者,重视小学生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认识和感悟,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使他们的天性得以充分地发展。在倾听学生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新的、更精彩的观念。”由于五年级学生知识经验不足,考虑问题难免不全面,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一联串的提问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课堂上可以人文的进行关怀,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共同探讨商定出研究的大方向为“低碳生活我能行”。因为主题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孩子们研究的热情就会一下被调动起来,因为问题是从他们的角度,由学生自己提出的,所以积极性会非常高。

(二)细化主题,确立研究的小问题

下一步就是帮助学生细化主题,确立研究的小问题了。要想使主题的研究具有可行性,问题就不宜过大。着名学者张力曾经说过:“应该写小题目,不要搞大题目,小题目能写出大文章,大题目容易写得很肤浅,没有价值。”我通过追问学生“那么,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你又对什么感兴趣呢?”学生们开始兴奋热烈的讨论、交流起来。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和思考,学生逐步发现这个大问题可以分成几大类。同时,通过分类也启发了学生又想到了更多、更全的类型及问题。不仅更进一步细化、深化了主题,还促使学生发现有关中环境保护的更多学问和奥秘。激发了想继续研究下去的兴趣。

(三)学生自由组合活动小组。

让学生根据兴趣相同,自由组成研究小组的原则,去组合研究小组,为了让孩子们人人有事干发挥每个孩子的作用,让每个小组更够更加合理的分工,教师在孩子们自由组合后,在自愿的情况下适当的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

(四)制定活动计划

在学生自己的活动计划制定得差不多的时候,请一组计划制定较为具体全面,而且比较有本组特色的,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主要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给其他同学一启发,让孩子们能够取长补短。这是教师要做好一名点拨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更加完善自己的计划。接下来,小组要再次讨论修改,然后互相展示交流。最后结合同学的建议及老师的点拨,再次完善班组的计划。

注意事项:

根据五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课题涉及的内容如果太多,不便于孩子们的研究,于是我便引导孩子将主题继续细化成一个个小的子课题。结合自身兴趣,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类别。因为五年级学生受年龄所限,还不具备完整的设计活动方案的能力,为了便于条理清楚、有的放矢,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以填空的方式,以老师已给的活动纲目为基础,大体制定计划,然后小组要再次讨论研究,发挥自主性自由设计出具有小组特色的活动计划。

活动评价:

1、活动中,你调查到了环保的哪些知识?整理调查结果给予简单评价。

2、调查过程中,给你感受最深、震憾最大的是什么?在小组内部口头交流,同时要关注差生,在本次活动中有明显进步的同学以提高其自信心,通过活动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3、将交流的结果整理成书面材料,以活动后的体会及感受为主要内容,写一篇作文,在班级习作园地中展出。

4、组织大家“变废为宝再利用 ”进行一些制作进行展览。

5、搞一些在环保大主题下进行小项目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体现团队精神。

6、 学生总结活动收获,在小组之间横向交流。对活动成就较大或活动积极分子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奖励

7、班级资源汇编,在组内将多方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完成调查报告,编排制定展示方案。

活动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准备了许多笔,不用的时候你把它们放在哪呀?

生:笔筒里。

师:你喜欢笔筒吗?说说看!(实用、美观美化环境等)

的确,提到笔筒早在明清时代已经盛行,古代人把“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而第五宝就是笔筒。今天老师搜集很多笔筒的图片,大家一起欣赏。(幻灯展示)

师::这些精美的笔筒大家有的见过吗?一般在哪里见到的多?

生:商场

师:如果我们不想花钱,还能有个精美的笔筒那该多好呀!你说能实现吗?

生:能,可以自己制作。

师:用什么做?

生:废旧的薯片桶、卫生纸筒、瓶子什么的等。

师:大家真了不起,懂得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板书)

师:(再出示一组图片)看,老师也带来一些不用花钱的手工制作的笔筒,看上去也是让人爱不释手。你们想不想也亲自做一个精美的笔筒呢?这可需要精心的设计和构思,有信心吗?

二、实施指导

幻灯出示材料单:1、薯片筒、八宝粥盒、卫生纸筒等。

2、彩色卡纸、双面胶、彩笔、剪刀。

3、各种废旧的小饰物。

幻灯出示评比标准:1、小组内发挥想象,团结合作,尽可能研发出多种作品。2、笔筒的材料、造型与结构、色彩与图案、制作方法精美而独特。3、笔筒有一个好听的名字。4、制作速度快。

师:看了评价标准,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一下,要做什么样的笔筒?怎么做?请选一个代表说说,大家共同借鉴。下面大家分头合作制作

三、作品展示

小组长进行展示。

师:你对你们小组的作品满意吗?在什么地方最满意?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满意?同学之间可以互评。

生:我很满意,以为大家的想法很独特而且制作很快,大家合作很好。

师:请大家把作品拿到前面讲台来,每组选2名代表进行投票,认为喜欢的笔筒给他头上幸运卡片放到里面,看哪个组的幸运卡片最多?那个小组过的最佳创造奖。

学生投票,气氛高涨。

四、拓展

师:像制作笔筒这样的生活废旧物品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会把世界装扮的五彩缤纷。其实“废物利用”是一种变废为宝的行为,也是“低碳生活”的体现,“低碳”一词,在不久以前对我们来说很陌生,但随着哥本哈根奇虎大会的召开,我们知道了“低碳”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生:我查到有关低碳方面的资料,我读给大家听、、、、

(5个人读查到的有关资料)

五、问题再生成

师:是呀,如果我们不限制碳的排放量,如果死亦挥霍地球资源,将来人类只能自掘坟墓,那么电影《2012》也许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演绎,气候变化每天都在发生,就让我们用低碳生活小窍门来拯救地球家园!

师;我们作为小学生能为环保做哪些事情呢?

生:小组讨论,形成表格式,组长汇报。

师: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环保小卫士,共同爱护地球我们的家!

六、作业 :环境保护我能做点什么?。

活动点评:

一、课题的选择符合学生的需要

在课题的选择上从学生出发,以生活为基石,学生往往对自己身边的事物尤为关心,因而探究时兴趣浓厚,并且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易于体验、易于操作

二、目标准确体现了课程理念

把“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作为教学重点充分体现了探究型课程的理念。又根据学生的实际,将“用恰当的方法去收集各种信息,提出改进建议。”作为教学难点,以学生为本,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4册第14课

《做笔筒》教学设计

户县西街小学 何曦婵

一、教材分析

在我国古代,笔、墨、纸、砚被视为文房四宝,此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文房用具——笔筒。许多古代能工巧匠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笔筒作品,有竹制的、木制的、玉制的,瓷制的……争奇斗艳,美仑美奂。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笔筒被注入了更多时尚的元素,从造型到材质更加丰富多彩。本课教材版面中分别展示了三件做工精细的清代笔筒作品和学生利用废旧瓶子美化、装饰成的笔筒。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的教学不仅要注意加强美术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灿烂的笔筒文化,提高其审美素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笔筒的设计制作之中,在体验造型活动乐趣的同时达到培养其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笔筒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

    2、学会笔筒的装饰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废旧瓶制作、装饰成实用的笔筒。

教学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示范作品。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以及塑料瓶(各类阔口的筒型环保瓶)。

教学过程

 

 

三、课后反思

(一)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上展开教学,对教学设计进行了推敲,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改进课件,处理好主次关系。

随教学实际需要改进课件,将欣赏的范围缩小,深度加深,使学生能在欣赏的同时有所思、有所悟。

2、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善于倾听,鼓励小组的学生大胆交流,上台演示方法时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之前引导学生畅谈笔筒的构思,相互启发。同时对学生课堂中积极的表现及时采用表扬、微笑、点头等形式给与肯定,使课堂成为学生们展示自己的舞台。

(二)经过推敲教学目标改为:

 1、利用塑料瓶(各类阔口的筒型环保瓶)做笔筒,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

2、初步感受笔筒文化,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掌握设计制作笔筒的方法,启发创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11)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12)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13)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14)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15)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一. 生活与消费

(一) 神奇的货币

1.货币的本质和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⑴价值尺度:

①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定义)

②是观念上的货币。

③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如:某商品值50元。)

⑵流通手段:

1 是指货币充当媒介的职能。(定义)→强调作用

2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侧重形式。

3 其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⑶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

⑷支付手段: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工资,地租,利息,税款等。)

⑸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3.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

4.纸币:

①产生:金银条块→铸币→纸币。

②定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4 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国家只能规定数量、票面金额;不能规定货币的实际购买率、

5 货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发行过少可能会出现通货紧缩。)

5.电子货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银行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出现了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自动转账业务。)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

(物品) (货币)

① 100元 < 1000元 通货膨胀

物价↑;人名币↓;生活:收入不变,生活水平↓;企业→市场秩序不稳定。

② 1000元 > 100元 通货紧缩

物价↓;人名币↑;生活:个人消费↓;企业:产品卖不出→倒闭→工人失业

6.通信工具和外汇

⑴结算方式:1.现金结算;(纸币支付)2.转账结算。(银行转账)

⑵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等。

1 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信用卡≠银行信用卡→信用凭证)

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 支票:⑴转账支票 ⑵现金支票

⑶外汇:

1 定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 汇率(汇价):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 汇率变动的影响。

人名币升值 人名币汇率↑

外币贬值 外币汇率 ↓

人名币升值的影响: 人民受益,进口商品价格降低。

①进出口: 进口↑

企业:民族工业受到影响、

②外汇储备实际价值↓

③国内物价水平

4 资本流动

5 旅游业流血

6 意义:保持人名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名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罚站,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多变的价格

1. 影响价格的因素

⑴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供过于求……)

⑵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②价值量是由决定的。

价值量↓------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

价值总量=价值量×数量

24小时为基础

(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否则反之.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会不断变化.但是,价格既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而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始终围绕价格上下波动。

⑶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 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 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3 作用: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

之间实现优化配置)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是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 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2. 价格变动的影响

1 一般情况

2 需求弹性 代替品:

3 相关商品 A物价↑ 则B需求量↑

互补品:

需求量 A物价↑ 则B需求品↓

(生活)

1 生产规模

2 劳动生产率

3 生产高质量产品

供应量

(生产)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导致需求量急剧减少。)

3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其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 调节生产规模。

2 提高劳动生产率

3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获利减少

生产扩大 生产缩小

获利增加 价格上涨 供不应求

(三) 多彩的消费

1.影响生活水平的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体总价水平。(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

1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消费水平受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越大。)

2 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3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2.消费的类型

① 交易方式的不同:钱货两清的消费(买主具有商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贷款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租赁消费(不改变商品的所有权,获得一点期限内的使用权)。

2 消费对象的不同:有形商品消费(有形商品),

劳务消费(服务,如家政,维修)

3 消费的目的不同:生存资料消费(生存消费满足低层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为了提高自己劳动素质而使用的)

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结构

定义: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结构不适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

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的关系: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

1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2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理智)

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的原则:

1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但不反对积极消费)

二.生产、劳动与经营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四)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生产费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为什么 (原因、意义)

2.大力发展生产力 一个中心(科技、教育、人才、劳动者素质)

怎么做 a.生产力

改革

b.定义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⑴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⑵消费对生产有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1 生产是消费的目的

2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作用

3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 消费额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体噶怕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

分配和交换→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消费→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⑴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生产决定消费。

⑵ 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⑶怎么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坚持教育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㈠公有制为主体

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⑵公有制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⑶公有制的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⑷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有经济使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⑸集体经济地位: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各种形式的合作社,集体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多种形式。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广泛存在于工业区和服务业。)

⑹国家对于集体经济的政策:支持、鼓励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⑺混合所有制经济地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份制)

⑻国有经济的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固有关键作用。

⑼集体经济的地位: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㈡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⑴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⑵个体经济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⑶私营经济的作用: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人们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国家的经济综合实力有积极作用。(为就业提供方便)

⑷外资经济的作用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⑸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⑹非公有制经济作用: ①扩大就业

②满足需求

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④根本上促进了生产

⑺公有制为主体、国中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1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根本)

2 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互相促进的新格局。

公有制

在所有制结构中,地位不平等

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

非公有制

(五)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

⑴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上平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⑵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⑶种类按所有制性质分:①国有企业;②集体企业;③私营企业;④混合所有制企业

(这些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2.公司: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⑴定义及性质: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 法人:是组织在法律上被人格化了,并不是人。

(公司制度中的“股东”或“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使法人。)

⑵公司形式的种类:①有限责任公司;②股份有限公司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⑶公司的组织机构的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1 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事宜)

2 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 (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3 监督机构→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⑷公司制的优点:

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

⑸除公司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按企业组织形式分)

3.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怎样成功经营公司:

1 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 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

3 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 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待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3. 劳动和就业

⑴劳动:

1 含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2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⑵就业:

1 重要性: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个人)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紧迫性:形势严峻。(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③怎么做: 政府:从人名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让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共同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及中小型企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⒈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⒉树立竞争就业观。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⒊树立职业平等观。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都能有所作为。

⒋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可以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⒌自主创业观。

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原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意义: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六)投资理财的选择 含义:主要机构——商业银行

存款储蓄 受益(利息 、利息股、利率)

储蓄的类型和特点→便捷的投资

股票 含义:股东权利、特点→高风险高收益投资

受益、作用

投资方式

债券:含义:种类比较→稳健的投资

含义、种类

商业保险

原则、作用→规避风险的投资

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吸收公众存款→基础业务,发放贷款→主体)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①存款业务 ②贷款业务 ③结算业务

2.股票、债券和保险

⑴股票——高风险、高收益: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及股东)对股份公司法人所有权。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或红利收入。

二是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⑵债券——稳健的投资

债券时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的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其中国债信用最高,流通性最强,风险最小,受益最小;

企业债券信用最低,流通性最差,风险最大,收益最高。

金融债券居中。

⑶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

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

七、 个人收入的分配

1. 我国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

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意义: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使社会生产的发展。并且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 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福利、社会保障分配。

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

原因与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八、 国家收入的分配

1. 财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本质: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2. 财政收入: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类别:税收收入(主要)、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3.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长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 财政支出:国家队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类别: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5.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收大于支,有节余;支大于收,有赤字;收支相等。

6. 财政的巨大作用

集中力量办大事:

①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② (调控财政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③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④ 兴办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事业,发展国家的科学、文化、卫生等事业。

人民生活有保障:

① 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② 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③ 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有利于保证国家职能的行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权的巩固,保证人名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为人民创造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在共同富裕的原则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九、 征税和纳税

1. 税收:税和税的征收的合成。

本质: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联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2. 税收的种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意义: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迁移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个人所得税的主要项目:

① 工资、薪金所得

② 稿酬所得

③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④ 劳务报酬所得

⑤ 偶然所得

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赚多税多,赚少税少。

意义: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3. 纳税人和负税人:既有区别又相联系。

纳税人置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两者一致;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完全转嫁给他人负担时,两者不一致。

4. 我国税收的性质: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功名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交纳的各种税收作为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5. 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十、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资源配置基本手段:计划、市场。

2. 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调节的优点: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利益在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市场交易原则: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社会信用制度: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保障、以法律为保障。见P90*

3. 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见P90

4.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6. 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目的:加强宏观调控,不只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主要目标:促进经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间收支平衡。

手段:经济、法律、行政(非主要)。

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

十一、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 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20世纪末。

全面建成小康:2020年。

总体小康: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微观: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千百年来始终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此得到解决。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富裕型迈进。

宏观: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的总合。

3. 科学发展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

4.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主旨:又快又好发展。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第一要义:发展。

十二、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 经济全球化: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 实现方式: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利弊: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俄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4. 世界贸易组织:1995.1.1,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

5. 中国+WTO:2001.12.11

意义:P106 第一大段。

6.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外开放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P107.108

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原因:两者单存一,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两者都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

7.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原因: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附录:

高一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测验

1 什么是汇率和外汇?计算?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有何影响?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3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4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建言献策。

5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意义

6财政的巨大作用

7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重大意义?

8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从紧的货币政策)

9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10为什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

4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

5我国今天的就业形势如何?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择业观?

6为什么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7为什么国债风险最小?

8征收增值税的意义是什么?

9我国总体实现小康社会的表现(微观宏观)

10财政收入包括什么?财政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11投资方式有哪些?如何选择投资方式?

现代信息交流的名人名言(16)

送给男人独特三八妇女节祝贺祝福语

  早上嫦娥给我发短信:妇女节到了,你要送给一个最美的女人祝福。我立刻给你发短信,乖乖,嫦娥姐姐说了,如此心诚,那个女孩一定会会嫁给你的!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要做的是以下几条:一、女友永远是对的。二、如果女友错了,请参阅第一条。因此……也许我的肩膀不够宽广,但足以为你遮挡风雨;也许我的胳膊不够有力,但还能为你撑起一片蓝天。妇女节快乐!
  今天是你的节日,在你我的世界里你一直是老大,抓革命,搞生产,咱们的事情你说了算!亲爱的,妇女节快乐!
  三八节,要做到:逛商场,拎着包;交款时,把钱掏;搞浪漫,耍情调;对老婆,多讨好;捶捶背,捏捏脚;家务活,别忘了,男同胞,切记牢!
  三八节男同志要勤快点:买菜做饭收拾房间;老婆购物赶快付钱;满脸堆笑捶背揉肩;全方位服务,不可怠慢;让老婆享受这一天,以后心甘情愿服侍咱!
  三八妇女节,男人要提前做好三项心理准备:1、老婆商场血拼。2、洗衣、做饭、看孩子。3、鲜花、礼物表忠心。望广大男士做好节日保障工作。
  男士妇女节准则:宠老婆,爱老婆,抢着来做家务活;想老婆,念老婆,她的影子在心窝;思老婆,恋老婆,给她幸福好生活。违反此准则,搓板跪烂腿打折!
  男人苦,男人累,男人赚钱养家累;勤工作,忙奋斗,努力奔波为生活;三八节,妇女节,莫要忽视男人儿;传祝福,送关怀,三八节男人也开怀!祝你快乐!
  三八节男人回忆录:初恋时,自比草包,不敢声高,点头哈腰;热恋时,秘密全掏,哥们绝交,购物提包,伙食全包;婚后,工资全交,家务全包,睡听唠叨!
  值此3月8日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我谨代表全国的女性朋友向所有战斗在“妻管严”岗位上的男士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天大地大,没有你们“妻管严”的作用大!咽炎、肺炎,世界需要妻管严!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优良的传统,把“妻管严”的伟大事业发扬光大!
  妇女节男人铁律:不喝酒不加班,早早回家伴身边,洗洗衣服做做饭,涮好墩布拖地板;端好茶倒好水,讲讲笑话逗逗嘴,交了工资要笑陪,娇妻教育不还嘴。
  三八妇女节男同胞准则:女人是上帝,说话得客气。白天挣钞票,晚上拿厨具。若她玩游戏,茶具早点递。若她发脾气,搓衣板候着去。过了这一天,俺才是玉帝!
  今天妇女节,新好男人标准公布:言听计从,耳根柔软;工资上缴,财政疲软;密语甜言,哄得口软;家务承包,干得手软。新好男人,你总是心太软!
  一个贤淑的女人是尘世的天堂。一个温柔的女人能唤醒一座麻木沉睡的宫殿。亲爱的,谢谢你让我的生活变的如此美好。节日快乐!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份寄挂,我送你整个东海,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思念,我送你一条银河,如果一勺蜂蜜代表一份祝福,我送你一个马蜂窝!三八节快乐!
  今天不怨我不陪你逛街,实在是幸福的妇女同志放假回家,而我还须坚守岗位,分身乏术哇。你买东西我报销吧!
  男士的苦恼:长帅点吧,太抢手,不帅吧,拿不出手;活泼点吧,说你太油,不出声吧,说你太闷;女人有个三八节,俺们有啥呀?预祝三八节男同胞也快乐!
  三八妇女节“男人行为规范:走路遇到女人,猫腰示好;坐车遇到女人,替她买票;吃饭遇到女人,起身微笑;睡觉遇到女人?不是老婆,要跳床逃跑!”
  女人吃饭,男人下厨房;女人逛街,男人拿东西;女人花钱,男人掏钱包。唉,女人的妇女节,男人的妇女劫!祝你妇女节(劫)快乐!
  重要通知:三八期间,所有男士不得与太太顶嘴,不得要求太太做任何家务,违者必究。
  兄弟们短信来也,在江湖上,谁都知道我是……勇敢第一,智谋第一,仁义第一,帅气第一,拌酷第一。但是今天是3月8日,所以……老婆第一!


本文来源:https://www.sxqingyun.com/mingrenmingyan/83983/

    热门推荐
    • 毛泽东的名言集合9篇

      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íng yán,基本意思是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一般指名人说的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毛泽东的名言集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

    • 毛泽东的名言十八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毛泽东的名言十八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

    • 毛泽东名人名言三篇

      名人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íngrénmíngyán。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 孝亲敬老名人名言【十一篇】

      名人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íng rén míng yán。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广泛上来说就是

    • 毛泽东名人名言范文(通用3篇)

      名人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íngrénmíngyán。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

    • 毛泽东工作的名言名句【三篇】

      名句,即“名词性谓语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毛泽东工作的名言名句【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第一篇: 毛泽东工作的名言名句  1、扫帚不到,灰尘照例

    • 关于毛泽东的名言名句【八篇】

      名句,即“名词性谓语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毛泽东的名言名句【八篇】,欢迎品鉴!毛泽东的名言名句1  1、无限风光在险峰——奋斗者

    • 毛泽东的名言名句(通用4篇)

      名句,即“名词性谓语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毛泽东的名言名句(通用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篇一】毛泽东的名言名句  1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